由于人在呼吸时,会带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潮湿气体,这就是我们在冬季会看到人会吐出的“哈气”,其实这里面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如果是车内循环方式,冬季车内乘员的呼吸,会将这种气体很快填满整个狭小的车内空间并不断循环,此时车外温度已近零下,但车内又要维持人体适应的环境温度,所以玻璃的外部和内部之间有很大的温度差(会达到20-30度),大家都应该知道冷凝的原理吧,当含有水汽的潮湿热空气遇到玻璃冰冷的低温后,就会迅速起雾结露甚至形成水滴,而且车内乘员越多,起雾现象越严重!都是人嘴里吐出来的。如果你还是不相信,你可以做个小实验,冬季坐在车内嘴对着玻璃哈几口气,立刻就会起雾了。
当车外循环方式,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车外空气比较干燥,不论用冷风或热风都不容易起雾。冷风会降低玻璃两侧的温度差所以不易起雾;热风会烘干或中和车内人员呼出的潮湿气体并排除车外,所以就不容易起雾了。
因此,要记住,冬季尽可能使用外循环,外循环不但不起雾而且可以消除起雾现象。而内循环一般只在车外空气质量差、污染严重时采用,但冬季很容易起雾。
最好打开外循环比较好【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有关系
使用方法:
1.堵车时用内循环;
2.遇到尘土飞扬路段,在关闭车窗的同时,不要忘了关闭外循环阻断外部气流;
3.平时停车时,最好设置内循环;
4.高速开车,时间长了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又不能开窗,就应该利用外循环打点清风进来;
5.内、外循环的使用,应结合空调、暖风进行;
6.上下班高峰,尤其是在隧道,应尽量使用内循环。而当车开始正常匀速行驶时,就应开启到外循环状态。
7.当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时,前挡风玻璃就会起雾,这个时候就要开启外循环才能达到除雾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