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中班的小朋友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有强烈的求知欲。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而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好坏。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各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
1、从环境中的观察
孩子每天在班上都要面对教室里的环境,我们为了给他们的观察创造条件,我们在每一个科学主题活动中,都变换不同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引起他们的观察兴趣。
2、从操作中观察
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来完成各种活动。而促使他们完成活动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兴趣。因为感兴趣,所以他们就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而在试一试中,有好多都是需要对比观察才能够更加理解知识点的。
3、利用辅助手段,巩固幼儿的观察结果
孩子在观察过后,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将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幼儿记忆。记录的方法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绘画式的。表格式的显得更规范,记录的更准确。
观察只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活动中的灵魂。所以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了解科学的奥秘;通过观察,知道环境对人类的重要。让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关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