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康复期具体做哪些锻炼动作恢复效

2025-04-05 22:59: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当肌肉收缩时对组织压力增高,推动静脉血回流;而肌肉松驰时对组织压力降低,使更多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开放,从而改善局部肢体软组织和骨髂内的血流,这样就可减轻骨折局部软组织的肿胀,同时在血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促进骨痂生长, 使新生的骨痂很快地具有正常骨髂的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据观察,早期采用功能锻炼者骨痂的形成时间比不进行锻炼者缩短1/3,而且骨痂生长良好。
  2、骨组织由骨细胞和骨基质组成。骨组织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骨组织释放的钙进入血浆,血浆中的钙又沉积于新骨之中,如此循环不止维持动态平衡。骨折后若肢体固定不动,骨钙释放的多补充的少,造成骨质中的钙丢失,久而久之会使骨质疏松。因此,骨折固定后要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新陈代谢,提高修复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3、关节内的骨膜,在关节活动时,关节腔内的滑液不断地循环,可防止粘连。骨折后关 节被固定,影响了关节活动,折叠的滑膜易粘连在一起,形成关节的粘连。若伤后不及时活动,又可因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血肿逐渐被肉芽组织所代替,形成瘢痕而造 成关节僵硬。所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增加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有效地减轻关节粘连和预防关节僵硬,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提高酶的活性,使肌纤维增粗,有效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

回答2:

在良好的复位与固定的基础上,功能锻炼越早越好。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萎缩,消除软组织肿胀,防止骨质疏松,加速骨折愈合。
1、早期: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上肢可握拳,悬臂,提肩,使整个上肢肌肉收缩,再放松。下肢可使踝关节背屈,股四头肌收缩,使整个下肢用力,然后再放松,一下一下地逐渐进行。早期不做关节活动锻炼。
2、中期:此时局部肿痛消失,骨折端因已有钎维性愈着,骨痂逐渐增加,较稳定.在夹板保护下不易变位.除继续肌肉收缩锻炼外,做一些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由一个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下肢患者可扶床行走,伤肢逐渐负重。
3、后期:骨折已临床愈合,或已去除外固定。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使各个关节得到全面锻炼,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护下,逐渐负重走路,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应尽量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的内收活动,肱骨干骨折的肩关节旋转活动,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屈曲型的屈肘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等,都应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