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的特点

河马的特点
2025-04-07 15:56: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河马生活于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时,便在夜间上岸觅食植物或农作物。

性温顺,惧冷喜暖,善游泳,可沿着河底潜行5到10分钟;在交配季节,雄性间时有争斗,妊娠期约8个月,每胎1仔。哺乳期1年,4到5岁性成熟,寿命30到40年。分布于非洲。

河马濒危原因:

河马常见的主要威胁,是为了猎肉和牙齿而进行的非法和无限制的狩猎,及栖息地丧失。非法狩猎被认为在栖息地领域的发生的战乱最为严重,超过8年的在刚果(金)内乱和战斗中,当地的河马种群下降了95%以上,来自布隆迪和科特迪瓦也有报道广泛被偷猎肉食。

对于常见的河马种群保护区高比例的国家,河马数量的降低速度要低得多,因此要奖励栖息地的保护并且对非法狩猎制定惩治措施。

在内乱地区,非法或无节制的河马狩猎占特别高的比例。在21世纪初,现场调查发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河马的普通数量在八年多的内乱和战斗中,由于强烈的狩猎压力而下降了95%以上。同样,在莫桑比克内战期间,军事力量在1980-1992年间狩猎河马导致该国河马数量减少了70%以上。

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象牙海岸和南苏丹以及赞比亚等政治上稳定的国家(Wilbroad和Milanzi 2010年)也报告了广泛的肉类盗猎行为。在2008的调查中,发现非法出口的河马象牙数量估计有所增加。IUCN国际贸易监测机构TRAFFIC在1994年的评估中报告说,在1989年国际象牙禁令禁止之后,河马牙的非法贸易急剧增加。

1991-1992年间,大约出口了27000千克河马犬牙,从1989-1990年的估计数增加了1500千克。1997年,法国海关官员查封了从乌干达到中国香港途中的1700颗河马齿。2002年,从乌干达出口了五千千克不明来源的河马齿(估计有2000只河马)。2007年和2008年的非法河马犬牙缉获记录证实了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因为已从被查获的河象牙和象牙产品中不断发现河马牙齿和河马牙齿产品。

回答2:

河马是陆地上仅次于象和犀牛的第三大哺乳动物,体躯庞大而拙笨,体长为350-450厘米,尾长约56厘米,体重3000-3500千克,但比较矮,四肢特别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还不及象的一半高。

河马的身体由一层厚厚的皮包着,皮呈蓝黑色,上面有砖红色的斑纹,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体上几乎没有毛。河马的皮格外厚,皮的里面是一层脂肪,这使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

扩展资料:

河马,通常栖息在浅湖,河流和沼泽中。水必须足够深,河马才能将其整个身体浸入水中。通常,最好使用深约2米的水。

白天,河马更喜欢睡在浅水中,或者偶尔在密密麻麻的泥滩上睡觉。正是在这些水域中发生交配和分娩。当不存在浅水区时,河马位于较深的水中,仅将其鼻孔留在表面上方即可呼吸。

河马在黄昏时从水中出来,上岸觅食,然后沿着熟悉的小道分别往下走,通常不到1.6公里,沿着水岸到茂密的草场。

回答3:

河马的特点是吻宽嘴大,四肢短粗、躯体象个粗圆桶。胃3室不反刍。鼻孔在吻端上面,与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条直线。这河马样它全体潜伏水中只须将头顶露出水面就能嗅、视、听兼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