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罗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区域都是空白的,这是表明很多地方没有恒星的存在。在赫罗图中最显眼的部分就是主序星的左下角,根本就没有恒星的影子,离得最近的就是白矮星。为什么中间区域没有恒星,或者说,为什么没有颜色和天狼星一样而光度只有天狼星1/2的恒星?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颗颜色和天狼星一样,光度却只有它万分之一的恒星呢?
有了这些疑问,我们会在脑海中猜测答案:主序星和白矮星的星团相差悬殊,可能主要是因为它们处于的时期不同。当恒星进入老年时期,它们的质量和光度都会相应的减少,因此白矮星的质量和光度非常的低,它们存在的时期远远长于主序星里的恒星。可是,这样的推测似乎又没有什么依据。
白矮星是双星系的组成部分之一,通常它的伴星要么是主序星,要么是红巨星,但冯·马南星却是个例外。我们知道,在宇宙中极少见到两颗距离非常近的恒星。假设有两颗恒星正在自由地在太空中运行,当那颗体积更大的恒星邂逅体积更小的恒星后,两颗星开始相互围绕着继续前行,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幕啊!如果要发生这种情况,两颗恒星除了靠近之外,还需要第三者的插足。这是令人惊奇的景象啊!
因此,白矮星和主序星之间除了年龄上有所不同外,一定还存在着物理方面的困扰。如果我们想象力够丰富,可以找到这种困扰恒星的物理特性,这就直接影响了恒星的构成和物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