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沙僧脖子上挂着九颗骷颅禅珠,那可是九个取经人的头颅。那么,沙僧吃掉的取经人是不是就是唐僧的前九世,我们看唐僧的真实身份。
话说唐僧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的真身,所以唐僧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人。为弘扬佛法,金禅子受命去西天取经,但他在人间是个肉身,在流沙河栽了九次。
话说那流沙河鹅毛也不能浮起,唯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可以浮在水面,不会沉没。此意已说明那取经人就是唐僧肉身,就这样一直轮回了九世,也没到达西天,更谈不上取经。
后来,佛祖经过反思,认为要让身为肉身的唐僧取得真经,必须要有人保护才行,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要有超强的本领,于是孙悟空才有机会从五行山下爬出来。
因此说,孙悟空才是决定唐僧能否取得真经的关键因素,这是猴哥与唐僧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那么,孙悟空和妖精抓了唐僧不先吃掉有什么关系?
妖精要吃唐僧肉,悟空要保唐僧取经,自然就不能让唐僧被妖精吃掉,否则唐僧又要进入下一个轮回,同时也显示出孙悟空的无能。
唐僧是悟空的恩人,继而孙悟空成为唐僧的首席大弟子,在悟空看来,唐僧既是他的师傅,也是他的报恩对象。有这样一份厚重的情谊存在师徒之间,孙悟空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师傅让妖怪吃掉。
妖怪也不敢轻易吃掉大圣的师傅,因为他也忌惮于大圣傲视群雄的本领。这些妖怪对孙大圣的怀有复杂的情感,有羡慕有嫉妒也不乏仇恨。
羡慕的是孙大圣凭借一身本领开拓出的强大的关系网,上天入地下海,谁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到哪儿都有饭吃,还不敢怠慢他。
嫉妒的是他到底凭什么这么牛,到底有没有真功夫,如有缘一见,必要亲身上阵体验一番,如果侥幸赢了,那就有了在江湖吹水的资本。
恨的是,如果大圣真如传说中的那么厉害,那我岂不是会输得很惨,颜面扫地,与大圣自然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在妖怪们复杂的心理之下,他们都要掂量一下,还是等那猴子来了较量一番再做决定。如果那猴子空有个花架子,那唐僧吃了也是白吃,如果那猴子果真了得,那吃了唐僧就成了吃不了兜着走啦,不马上吃掉唐僧也算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小妖小怪吃唐僧肉的目的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不老不死。那么唐僧肉到底有没有这个功能,这事儿得从人参果说起。
唐僧师徒到了五庄观,唐僧在此吃了真正能延年益寿的人参果,吃一颗能多活四万七千年。从此,唐僧以后就长生不老了。
但是人参果只对唐僧一人负责,并不保证吃了唐僧肉的妖怪也能多活四万七千年,它本身没有这个转嫁功能。
因此,吃了唐僧肉到底能不能长生,这是妖怪们要考虑的问题。在不确定的事物面前,三思而后行,未尝不是一个谨慎的选择。
一心要吃唐僧肉的妖怪,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轻信别人。为什么会轻信别人,因为他们中间不是未成年人,就是由禽兽修炼成人形拥有超能力的怪兽,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
红孩儿、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都是未成年人的代表,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没有监护人的指点迷津,难成正果。因此,他们很容易道听途说,轻易相信江湖传言,没有强有力的辨别能力。
盘丝洞里的蜘蛛精、黄花观里的蜈蚣精、狮驼岭的青毛狮子、黄牙白象、比丘国的国丈等等这些妖怪,只是修得人身的禽兽,智力低下,谈不上理性思考问题。
因此,这些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人,立场并不坚定,也看不到潜在的危机,他们总是处在怀疑之间,不能果断地化作行动。因此拖拖拉拉、犹犹豫豫成为他们身上的一个标签,导致了他们失去了吃掉唐僧的机会。
要知道,孙悟空可不是这样,他一旦抓住机会,那是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