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4-11 03:26: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文言文阅读 1.(1) 伯牙善鼓琴,鼓:________________鼓:弹。 (2)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________________“阴”是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 (3) 更造崩山之音,更:________________再,进一步。 (4) 志想象犹吾心也,犹:________________(就)好像。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两组:( )。 _____ (B) 。 A.善: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好 B.乃: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________于是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________于是,就 C.于:止于岩下. ________在 吾于何逃声哉. ________从 D.之: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它的。 / 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之,两个都指代“山水之乐”,即欣赏山水而产生的快乐。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 ~-~-~-~-~-~-~-~-~-~-~-~-~-~-~- 1.(2)“阴”是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泰山之阴就是泰山的北边。和其相对就是“阳”,山的南边,河流的北边。记一下就可以了。巧记就是山的南边照到太阳,所以是“阳”,北边照不到就是“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