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简单地说说你这个问题:以前读过一本心理学书籍,上面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别人,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受来自其他人行为的影响。那么,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是有暗示起到的作用,暗示是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使对方受自己的影响,应该说,教师给予学生正面的暗示,学生也就会给予正面的反馈。
鼓励、赞扬性行为能够使学生获得自信(获得别人的赞扬、鼓励是一种需要)。
与此相关的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权威效应(注意,权威效应在此实际上没有起到作用),一个心理学家将一群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故意分类,并告诉教师哪些学生有潜力,教师因为对方心理学家的身份,对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流露肯定,结果那些学生的成绩有了上升,那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而那些没有得到肯定的学生则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个事例中,权威效应、暗示、期望都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