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延安地区形成新秧歌的大潮,各个单位纷纷组织自己的秧歌队,趁着春节等好时日走上街头表演。中国原本就有民间走会传统,于是各秧歌表演队伍也模仿走会的形式,互相拜年,争演新人新事。由于根据地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所以许多人就把自己家乡的舞蹈动作也融化到新秧歌的创作中,形成秧歌表演百花齐开的竞争局面。并在传统歌舞的基础之上,涌现了大量新作品,如西北文艺工作团秧歌队的《小放牛》、《赶毛驴》,青艺秧歌队的《四季生产舞》、《红军节火把舞》,军法处秧歌队的《生产舞》,桥儿沟秧歌队的《推小车》等等。另外,小秧歌剧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作出来,《夫妻识字》、《钟万财起家》、《一朵红花》、《牛永贵挂彩》等,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