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候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吗?

2025-04-08 08:42: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所谓热门专业,说白了就是现在这个专业现在来看就业形势比较好、薪水比较高,各种待遇也比较好。那么这样的专业报考人数就很多。相应的,这样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比较高,因为填报这个专业的考生多,所以水涨船高,提高了这个专业的整体录取分数。
而所谓的冷门专业,就是现在来看就业形势不太好,薪水一般,待遇不好等等之类。这样的专业填报人数少,受到冷落,分数线相应就会低。
一般来说,热门和冷门专业都常常会反映出暂时的时代性特征,有时也会持续一些年,但是绝对没有不变的冷与热。
那么什么才是衡量好专业的标准?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个人职业取向系统,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需要、使命等,就是要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志向等,来选择喜欢的专业。一个人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才最有发展潜力。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MBTI、霍兰德等测评方法作为参考,然后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发展经历、个人特质等各方面内容,这是对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二是个人的商业价值系统,包括知识、技能、天赋、经历、人脉等。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一系统还处于不断建设之中,是进入高校后重点提升的内容。
那么对于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是:如果学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怎样进一步提升能力?如果没有学到喜欢的专业,怎样不断探索自己,通过跨学科的辅修来靠拢兴趣。还有如果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也可以通过恰当的学习方法,将冷门专业学出热门感觉,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系统。
三是对职业机会系统的考量,包括宏观、产业、组织、职业、家庭等各个内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所谓的热门与冷门专业,往往体现在对这一系统的认识中。
很重要的是要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经济学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一则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报考的都是经济类专业,由此可见经济类专业的热门程度。
其中,报名数量最多的是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为什么这么热门,主要是由于当前招聘企业对应聘者学历要求高、同时专业就业形势好。
【热门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
法学
法学考研人数多一个原因是其招生人数多但就业却没跟上,全国有将近400多所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此多的毕业生其中很多人无法找到好的就业单位可能就趋于考研。
另外,法学的热度也有一大部分来源于跨考生,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法硕非法学,这也是唯一一个专门接收跨专业考研的专业。
【热门高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新闻学
新闻传播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
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也正因为如此,新闻传播学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众多,竞争相对激烈。
【热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
医学
医学专业毕业生可谓有苦又累,尤其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同学这一点估计体会更加强烈。
很多人都说,学文穷一生、学医毁三代。很多学医的同学都对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以临床为例,虽然比别人多读一年,但最后学到的知识依旧是皮毛。
如今三甲医院如此难进,很多博士都进不去,何况一个本科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医的同学被迫去读研、考博,为了能找到好单位和更好的职业发展。
【热门高校】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
教育学
报考教育学专业的人数从来就没有少过,除了师范类本专业之外,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也选择跨考教育学。
且现在各个学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稍好一点的学校招聘时都要求教师的学历是研究生及以上,这也是促使教育学成为热门报考专业的原因之一。
【热门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会计学
会计专业要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财会工作的领导潜质。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开拓创新、应变、判断、决策、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是跨考的热门。
【热门高校】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心理学
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
【热门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
这些热门专业、热门高校固然惹人生羡,如果只是因为热度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之后再费劲的调专业,岂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