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古诗文被要求必背,为何很多老师的要求比教育部的规定要高得多?

2025-04-09 18:59: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龙成风,希望他们可以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里,可以做到领悟书中的内容。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个重要的因素,而在教学工作中做到适度严格,却不容易。老师只是希望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种出发点和父母的心理也是有差不多的想法。

老师对学生的“严格”一定要体现出对孩子的爱,要“严之有爱”。

“看起来,权威有个威,但基础是个情”。老师要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说明老师的要求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从心理上看是叫“理达而情通”。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做到了通情达理,因此思想上的交流,道理的灌输、知识的传授也就通畅无阻。

教学不仅是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达到情理交融。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树立老师的威信。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老师对事业的负责、对孩子成长的负责,是一种爱的表现。但这种严格又不能是单纯地“严”,而是要伴随着“爱意”,这又是老师高尚师德的表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要让学生在严格中得到提高,在爱中得到成长。这种伴随着爱的严格,才是利于学生发展的真正的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