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思想向来被誉为儒家之经典,而在老子思想中往往被忽视。有时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却有着它不可言说的价值。老子的思想中所蕴含的"仁"之思想精髓,不是儒家所倡言的仁义道德,是尊道而行,无任何利益于其中的一种纯粹的自然行为。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