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都是不是喜欢看金庸小说。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是非常喜欢看金庸笔下的小说的。可以说金庸的小说伴随我都度过了我的童年生活。所以我对这部小说还是非常有印象的。
一样是武侠小说家,古龙对女性角色的态度基本上是承袭了《红楼》之前的演义小说中的笔法。首先,他极度夸大女性的外表和身材,仿佛那是一个女人唯一可谈可赞的东西。其大概天下女子于他,都不过一具具横陈玉体,再加上一些可笑的心计。古龙本人一生好色,信奉「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种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对待女性轻佻的态度,大约让他得以自命潇洒,颇引以为豪的。现实生活中看见把古龙这些话奉为圭臬的男孩子,我一般都在心里呵呵弹幕全开——他们大概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情场高手古龙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没有过来看我呢?」。越是感情上不成熟,越是想炫示自己了解女人,可他们连把女人当做独立的个体来欣赏都还没学会。
金庸的态度,则明显要微妙的多。他对女性的态度,我认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欣赏」。
他对女性的描写手法,和《红楼梦》是很接近的。早期的温青青,干脆就是向林黛玉致敬的角色。以黄蓉为例,开场的「容色绝丽,不可逼视」,到后来含泪用手帕收起点心的女儿心事,用无锡阿福过家家的娇憨,妙手整治菜肴的蕙质兰心,对傻姑动杀心时一闪而过的果决狠辣,对人物的每个侧面都刻画的完整而有光彩。赵敏,黄蓉,程灵素,特点都是心智机巧,柔肠百计,但偏生在金庸笔下能各不相同。金庸对女性角色的描摹笔触也极为温柔细腻,比如《笑傲》里仪琳和令狐冲独处这一段:
令狐冲道:“师妹,多谢你陪了我半天,我的命已给你救活啦,你还是早些回去罢。”仪琳摇头道:“不,荒山野岭,你独个儿耽在这里,没人服侍照料,那怎么行?”令狐冲道:“你到得衡山城刘师叔家里,悄悄跟我的师弟们一说,他们就会过来照料我。” 仪琳心中一酸,暗想:“原来他是要他的小师妹相陪,只盼我越快去叫她来越好。”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儿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令狐冲见她忽然流泪,大为奇怪,问道:“你……你 ……为甚么哭了?怕回去给师父责骂么?”仪琳摇了摇头。令狐冲又道:“啊,是了,你怕路上又撞到田伯光。不用怕,从今而后,他见了你便逃,再也不敢见你的面了。”仪琳又摇了摇头,泪珠儿更落得多了。令狐冲见她哭得更厉害了,心下大惑不解,说道:“好,好,是我说错了话,我跟你赔不是啦。小师妹,你别生气。”仪琳听他言语温柔,心下稍慰,但转念又想:“他说这几句话,这般的低声下气,显然是平时向他小师妹赔不是惯了的,这时候却顺口说了出来。”突然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顿足道:“我又不是你的小师妹,你……你……你心中便是记着你那个小师妹。”这句话一出口,立时想起,自己是出家人,怎可跟他说这等言语,未免大是忘形,不由得满脸红晕,忙转过了头。
这一段仪琳曲折婉转的女儿心事,金庸能写的如此细腻透彻,即便作为一个女孩子看来,也是颇为叹服的。现代男作家里,他可能是对女性刻画最出色的的几位之一,他的笔锋带着温柔的欣赏和尊重,而反观类似的心理到了古龙笔下,就是一句略带嘲弄的「不吃饭的女人这世界上也许还有几个,不吃醋的女人连一个也没有」。
但欣赏归欣赏,骨子里看,金庸小说还是典型的男本位视角,如评论区 @张喵臣 所说,对女性的态度近似于富家公子怜惜舞女,是居高临下的。他的小说中但凡强势优秀的女性角色,要么在男主面前百炼钢成为绕指柔,要么就成了林朝英——在作者惋惜怜悯的笔调下寂寞终生。金书中的女主角,也像古龙笔下的一样,无论自己如何优秀和完美,都追逐着一个看起来不说远逊,至少是不如自己的男主角。旧时武侠小说的读者主体是男性,对男主角爱的死心塌地,忠贞不二的女主角自然更能迎合读者群体——这大概是通俗小说难以避免的媚俗。
用现在眼光看,金庸古龙多少都有点直男癌。只是古龙的病症是视女人为玩物,而金庸的问题却是在感情上没担当。
金庸有三段婚姻,第二任妻子朱玫在金庸一文不名时相嫁,但金庸在这段婚姻期间不仅对演员夏梦迷恋不已(详见令狐冲真正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后来更让一个年轻女侍应生成为这段婚姻的终点,所以,他会以赞誉的笔调写出任盈盈,小昭,双儿这种对男人无底线包容的女子,可以说是毫不奇怪。金庸说他理想的妻子就是任盈盈——能在天下人面前看着自己对另一个女人情深款款依然态度平和,喊一声疼就心里只有自己的伤势——这确实是一个在感情上缺乏责任心的男人梦寐以求的妻子啊;完美如斯,金庸还要后记中留下怨言说「使自己不得自由」。金庸过于强调女人作为女性的美,却很少写及她们作为人的美。意即金庸对一些具有女性特点的优点大加赞颂,如温柔,忠贞,美貌,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她们的其它侧面;善良,仁慈,胸襟,家国之忧,这些在金庸笔下大部分情况下都还是男性专属的。
本题问「女权主义者是否反对金庸」,按理说,我本无资格代女权主义者们作答,但我想,反对也要看如何反对。
我一向觉得,作品与作家应该分开。作品如有歧视女性的倾向自然应该反对,而金庸写女人的笔调,与其说是歧视,不如说是 YY。就像都敏俊,李大仁,温实初这种角色一看就是女编剧写出来的一样,任盈盈,小昭,双儿这样的角色也一看就是男人写出来的。这几个角色明显寄托着幻想——希望女人不仅美丽,还要聪慧,柔婉,忠实,这本无可厚非,但总是幻想女人毫无怨言的用宽容为自己的不负责任买单,就难免让人略觉不齿了。四女同舟,段王爷众妻妾和睦共处等情节就 YY 的更露骨了——金庸固然是才华横溢的大作家,但在这一点上,和写种马文的网络写手,也无甚差别,只是表达的更隐晦精致罢了。
金庸作品本身的价值,知乎上有些回答已经说得很好了(如何评价金庸作品的文学造诣?,为什么如此多人迷武侠,尤其是金庸武侠?),如厌憎金庸其人,可以理解。
但因此不读他的作品,确然有些可惜。
即便有以上所述种种,他依然已是中国男作家中写女人写的最好的几位之一,他创作的一些女性角色,黄蓉,小龙女等等,经典程度估计可流传百年。
确实有直男癌的倾向!
1.武侠小说,主要写的都是男主都从弱到强和男主的为了正义而奋不顾身,所以在描写女主全部死心塌地的爱男主的过程减少!
2.大男子主义很直接的提现,这个太明显不用说了!
3.小说所写的是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
他的小说我从小就喜欢看。他的小说具有武打成分,又有爱情的掺杂在里面。爱情都是很执着那种。所以才是他的小说有直男癌的倾向吧!
主要是这些人没有认真阅读金庸小说全集,一点代全,这些人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