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概况?

2025-04-08 18:35: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概况:

结构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之间,用橡胶支座和其他隔震装置设置一道“隔震层”,通过隔震层的变形和损坏消耗大部分地震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相当于延长了结构本身的振动周期,保证建筑物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不出现倒塌和严重破坏,有效降低地震的损害。

1、由单一隔震元件组成的隔震体系向多功能混合隔震体系发展,从单一的水平隔震到三维隔震,从基础隔震到层间隔震都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在产品开发方面将进一步开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隔震装置,橡胶支座方面开发适用于高层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大直径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滑板支座以及低成本的适用于农村民居的隔震支座。除橡胶支座外,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开发其他新材料隔震支座,包括摩擦摆隔震支座(FPS)等。

3、隔震技术应用方面,逐步由多层隔震向高层和大跨建筑隔震发展,从单一建筑隔震向街区整体隔震甚至城市整体隔震发展,隔震技术用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改造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开发简单易行、经济适用的隔震装置解决农村民居抗震问题也是未来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扩展资料:

我国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建筑隔震技术从设计、产品开发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隔震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发展成长期。

结构隔震技术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并且发展出了多种隔震方式,如基础隔震、层间隔震、局部隔震等;按支座形式又可分为悬挂隔震、滑动隔震、摩擦滚摆隔震等。

在众多的隔震技术中对于橡胶支座隔震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隔震技术,隔震效果也最为显著。

回答2:

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概况:结构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之间,用橡胶支座和其他隔震装置设置一道“隔震层”,通过隔震层的变形和损坏消耗大部分地震能量。

只有少部分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相当于延长了结构本身的振动周期,保证建筑物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不出现倒塌和严重破坏,有效降低地震的损害。

基础隔震原理: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水平柔性层,延长结构侧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使基础隔震结构基本周期远离地震动卓越周期,则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横向剪力大幅度减小。

因此结构在地震反应过程中大变形主要集中在基础隔震层处,而结构本身的相对变形很小,此时可近似的认为上部结构是一个刚体,从而为建筑物能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但是水平刚度较小的柔性隔震层变形较大,是整个结构安全保障的关键。

回答3:

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概况:
百度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隔震技术概述
版权认证 VIP专享文档 2015-07-31 4页 用App查看

墨客文档资源旗舰店
关注
隔震技术概述
摘要:阐述了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的方法;然后又介绍了隔震技术的发展,从隔振系统,高层隔震,隔震软件,规范规程等几个方面来介绍目前的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隔震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隔震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1 前言
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地震表明,虽然地震时建筑物没有倒塌,但是因建筑内设备及仪器等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却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已经不是一种完善的抗震设计理念,而采用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在大震下结构不损坏或者仅有轻微损坏,从而保证罕遇地震发生时人员、设备、仪器的安全,符合现阶段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隔震和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熟起来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应用 [1]- [2]。
2隔震技术介绍
2.1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隔震就是隔离地震对建筑结构的作用。通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通过隔震体系隔离地震波向上部结构的输入, 隔震层的水平向大变形运动消耗掉大部分地震,延长结构基本周期, 降低建筑物地震反应,使结构加速度反应减小, 让隔震系统承担地震能,起到减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
常见的隔震系统包括橡胶支座隔震系统、滑移支座隔震系统、悬吊基础隔震、螺旋钢弹簧隔震和摆动隔震系统,以及近年发展的混合控制隔震系统等。

回答4:

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一些。泡沫之类的东西吸收震动。是震动和声音变得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