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一语文期末试卷(试验版)附答案

急!!!
2025-04-10 03:50: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20分)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15.“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想象极具美感,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描绘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6.请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各在6字以内)(4分)春花: 春雨: 17.分别指出下列句子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3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18.文章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具体如下。请依照所给出的例子,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字,使之与文意相符合。(3分)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草报春)(花 春)(风 春)(雨 春)(人迎春)
19.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能否颠倒它们的顺序?为什么?(5分)答:①特点:
②分析:
20.春天,是令人神往的,许多诗人曾用精妙的语句描绘过它,你知道哪些?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试卷中出现的不得再举)(2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6题。(20分)
月台 艾雯
是起点也是终点,
是开始也是结束,
是欢聚也是离散,
是出发也是归宿。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汇集如许人流量;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拥有如许悲欢离合。
从清晨到白昼,从黄昏到夜晚,从黑夜到黎明,数不清的脚印带着来自各地的泥土,重重叠叠,密密麻麻踩上去。有红色的土来自山间,有褐色的土来自田野,有黑色的土来自城市,有白色的土来自海滨。聚拢又散失,堆积又泻落,没有一粒种子能在这里生根,如同没有一双脚步会在这里驻留。缘因——
★这只是流动的浮土,
★这仅是过往的月台。
月台延展在任何一个城与城交接的地点,守望在任何一个城镇的边缘。它只是默默地伫立,纷扰不停的是人们,为生活、为名利、为野心、为梦想……来来去去,忙忙碌碌。这是个制造离散的时代,列车频频*站又开走,卸下一批乘客到月台上,又从月台上载起另一批。来的脚步掩盖了去的脚印,去的脚步也覆盖了来的脚印。轻快的脚步播撒着欢聚的愉悦,沉重的脚步载负着如许离愁;从容的脚步踱向预定的目标,匆忙的脚步显示心情的迫切;迟缓的脚步缠绕于厌倦,悠闲的脚步只为一次探访。也有犹疑不稳的脚步,属于那迷失了自己的旅客。
多少次,我也曾被卸在月台上,多少次,我也曾从月台离去,我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又显示出什么?近年来,别离总多于团聚,失望总多于获得。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常是我密切的旅伴。离去不是离去,心仍萦系于亲情;归来不是归来,浮土又焉能扎根?
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所有的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别长期滞留,滞留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宁,将使生命萎靡。
是起点,但愿不是终点;
是开始,但愿不是结束;
是出发,归宿尚待寻求;
是离散,欢聚当可期待。
携着轻便的行李——装满信心和小小的愿望,我随时准备踏上人生的月台,只等待时间的列车来到,出发再出发。
(选自《读者》2006年第1期)
21.文章开头说“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是欢聚也是离散,是出发也是归宿。”,岂不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22.文中加“★”的段落在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答:
2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①离去不是离去,心仍萦系于亲情;归来不是归来,浮土又焉能扎根?
②“别长期滞留,滞留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宁,将使生命萎靡。”答:①



24.文章后面的排比段可以感受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25.联系全文看,题目“月台”具有什么样的含义?(4分)答:

26.你的成长经历过程中有过哪些“月台”?请举两个例子。(3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