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啊……
记得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她名满大上海的时候是21岁,已经很早了。23岁的时候,她遇见了已经38岁的胡兰成,胡兰成虽然说是一个汉奸,可是也是一代才子,男才女貌,二人私定终身。不过胡兰成心比天高,早在张之前已经有过好几次婚姻了,而且和张爱玲结婚除了真情,还有就是期望借助张的才女之名和显赫的家世。后来胡兰成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周的护士~对张爱玲就冷淡了……
后来时事变迁,张颠沛流离到美国,找到了真名天子赖雅,虽然赖雅已经60多岁而张爱玲才40左右,可是赖雅给了张爱玲最真挚的爱情,弥补了她爱情上的创伤。也许,年龄就不再是问题了。
张爱玲幼时父母就不合,可以说是缺少父爱吧。有一种说法,说张爱玲有恋父情结。
其实我小小研究过这个问题,张爱玲有一部小说《心经》不知你看过没,里面写的一个女学生小寒,爱上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结果当然是悲剧了,可是这部小说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初遇胡兰成,已经有了15年的年龄差距,及至后来遇到赖雅……也许是同年过早的失去父爱,让张爱玲多少有恋父情结。
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大才女,在学校的时候,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文集。她善于张扬的性格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注定她漂泊一生。所以,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流露了对生活的迷茫和不解,——自己的一生注定以失败而告终。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她必定占了位置。
一个拥有光环的女人,婚姻上的变故,被称之为“向命运和封建礼教抗争”,而一个普通人的朝三暮四,往往被看作是“放荡轻浮”,并被世人所轻视。
她当时所处的年代和自己早年成名的先决条件,决定了她的交际范围和对象。当时国民政府和中共方面都在积极争取她,一时,张爱玲成了“香棒棒”。这是常人所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