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历史溯源

2025-04-09 04:37: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现存庚辰本抄成年代大约是在公元一七六一年即乾隆二十六年以后。是抄得较早的而又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种存七十八回本,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两回(其六十四和六十七两回的残缺,各本皆然,现存各本的这两回或是据程本,或是经后人增补过的)。第六十八回脱去约六百余字,估计失去一页。十回一册,共八册,每半叶十行,行三十字。 庚辰本有不同于甲戌本的2000多条批语,十分珍贵。 庚辰本底本年代相当早,面貌最为完整,保存曹雪芹原文《红楼梦》及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庚辰本。
庚辰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此后破失,俟再补。”另页写明“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第十九回“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庚辰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两千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批语,如第二十回朱笔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庚辰本第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
庚辰本抄手不止一人,其文化水平与认真态度都很低。全书讹文脱字,触目皆是。最后一册质量尤差,几难卒读。
庚辰本原出北城旗人家中,徐星署一九三三年初以八银币购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一九五五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朱墨两色套版影印出版,是首次影印行世的早期脂本,所缺二回据己卯本补入。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秋月定本),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本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回。一九五五年影印时所缺两回据已印本补入。但已卯本这两回也是后人据程高系统本抄配的。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时,这两回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原书八册中每册卷首都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自第五册起,兼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其时曹雪芹尚在。此本同已卯本可能过录自同一祖本,回目、正文和批语保留着作者与整理评注者自存本的不少痕迹。实际上,庚辰本集中了脂砚斋评语的最主要部分,凡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暑名的批语,都集中在庚辰本上。庚辰本朱、墨杂陈,琳琅满目。以朱批来说,就有眉批,行间批,回前批和回末批;以墨批来说,虽然以正文下的双行夹批为主,但仍有部分的眉批、回前批和回末批。庚辰本不但有716条与己卯本相同的正文下的双行墨笔小字批,而且还另有622条己卯本所或缺的双行墨笔小字批,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此书前10回居然没有一条脂批。不过。因为正文相对最全,钞写时间又早,甚至可能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加上脂批相当多,所以冯其庸先生认为,在几种钞本中,庚辰本“是最为珍贵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