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唐 王勃《相和歌辞·采莲归》
译文:采下一朵花就会连着它的叶子,折断一支藕也会有丝连着。
2、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近代 鲁迅《莲蓬人》
译文:除去脸上的胭脂水粉呈现原来的面容,脱掉身上的红衣学习化淡妆。
要流向清澈的小溪被称为正直的人,不要随着残叶坠落进污浊冰冷的池塘。
3、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宋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译文:这件穿了多年的罗衣,用青绿色的丝线绣成的莲蓬已经变小。
4、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宋 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译文:与恋人携手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译文: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1、《东林寺二首(其一)》宋 黄庭坚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
【译文】:种在东林山中的白莲香雅净洁,让人联想到白莲社中那些旷达飘逸的高士。
2、《采莲曲(其一)》唐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译文】: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3、《采莲曲(其二)》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4、《莲花》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5、《巽公院五咏·芙蓉亭》唐 柳宗元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译文】:晨风把清香吹送远处,湿润的彩花沾满露珠。
形容莲蓬的诗句:
1、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南歌子》 宋·李清照
白话释义:这件穿了多年的罗衣,用青绿色的丝线绣成的莲蓬已经变小。
2、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采莲曲二首》宋·徐照
白话释义:将莲蓬摘下只留下空柄,把船摇动像水深去划去。
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白话释义: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4、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相和歌辞·采莲归》·王勃
白话释义:采下一朵花就会连着它的叶子,折断一支藕也会有丝连着。
5、莫藏春笋手,且为剥莲蓬。——《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其一》·黄庭坚
白话释义:不要藏着像春笋一样细嫩的手,不如用来剥莲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浅笑擘莲蓬,去却中心苦。”
“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
“卧看雪儿纤手、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代: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生查子
宋代:洪适
六月到盘洲,水阁盟鸥鹭。面面纳清风,不受人间暑。
彩舫下垂杨,深入荷花去。浅笑擘莲蓬,去却中心苦。
临江仙
宋代:彭元逊
自结床头尘尾,角巾坐枕孤松。片云承日过山东。起听荷叶雨,行受芷花风。
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东墙年少未从容。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虞美人(张宰祈雨有感)
宋代:陈克
踏车不用青裙女。日夜歌声苦。风流墨绶强跻攀。唤起潜蛟飞舞、破天悭。
公庭休更重门掩。细听催诗点。一尊已咏北窗风。卧看雪儿纤手、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