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抚到底是多大的官,谁的权力更胜一筹

2025-04-06 02:37: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九门提督(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一般指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
旧址位于崇文门。辛亥革命后仍沿用。1924年其职权归京师督察厅。
八府巡按一般指都察院监察御史
中文名 八府巡抚 明 制 监察御史正七品
简 介 巡视各省考核吏治 清 制 乾隆十七年并定从五品
基本资料 明清叫都察院 分 类 无固定管理区域
官 位 无具体品级
八府巡按并不是指真正的八府。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帝制时代其实没有“八府巡按”这个官名(完全出自旧时戏剧)。明、清两朝都设有中央监察部门,叫都察院,其下有各道(一般一个总督辖区为一道)监察御史,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实际上是个御史,而且是最低级别的御史,正式的叫法可以称“侍御史”。从这个御史的“御”字,可看出担任这一官职的最初都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君主)身边的人,本为皇帝的耳目和工具。至明清市民文化兴起,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引用时,将其改成“八府巡按”,代指民间百姓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