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君王都是多情的,刘邦也不例外。那么对戚夫人和刘如玉如此喜爱的刘邦,为什么不直接把吕后废掉封戚夫人为皇后?那样的话,刘如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了。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刘邦作为一代君王,自然有着更加理智的考量。从江山稳固层面来讲,吕后和刘盈太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第一,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不用说吕后帮助了刘邦太多。
在古代的时候是很封建的,每家每户自己的结发妻子都是十分贤良淑德并受到尊敬的。所以自从刘邦决定立刘如意为太子之后,他一定是动过想要废了吕后这个念头的,但他后来并没有这样做。尽管他喜欢戚夫人,喜欢刘如意,但是他的理智告诉了自己一日夫妻百日恩。
第二,刘盈的太子之位已经不能撼动。
刘盈比较软弱,而戚夫人的刘如意则显得更加未来可期,这才使得刘邦在晚年的时候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但是他在朝中多次提及此事的时候,都会引起大臣们的争论。但是当他发现“商山四皓”自己都多次请不来,但是他们却愿意归附刘盈时,他就知道刘盈的太子之位已经不可以撼动了。
第三,吕后更适合在他去世后稳固江山。
刘盈软弱且刘如意年少,那么当刘邦去世之后,朝廷中的大局必无人主持,只能由两位的母后进行把持,戚夫人也是温婉的性格,比不得吕后心狠手辣更有威慑性。而且吕后当时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朝堂势力,那么在吕后的把持下必无人敢祸乱朝堂,更能把握江山的稳固。
当时吕雉身后有外戚势力还有朝堂 一部分人的支持,而且不管是从什么立场出发他都没有废掉吕雉的充分条件的。
不说能不能废掉,关键当时的太子刘盈实力和后面的人员已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废掉皇后也影响不了大局了。再说皇后的身后势力也很庞大,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延续,也不能乱行废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