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为什么被誉为法国文坛上的里程碑?

2025-04-05 19:37: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雨果生于1802年2月26日,刚出生时,整个身躯不足一把餐刀长。人们都以为他活不了,但他奇迹般地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成为一代艺术骄子。

雨果从小就喜爱看书,而且富于幻想。在书上他知道了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思想。后来他被送到了学塾。当时法国流行诗歌热,雨果也成了一个小诗迷,他不仅能欣赏,而且会写。不但这样,他还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诗人,而且开始朝着目标努力,1817年,他的《读书乐》获奖,紧接着是他的处女作《布格•雅加尔》。后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雨果的思想有了转变,他不再信仰王权而支持民主。他写出了剧本《欧那尼》,剧中体现了他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又过了几个月,为了赞美“七月革命”,雨果创作了法国文坛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巴黎圣母院》。

后来由于雨果的一系列的主张民主共和的行动引祸上身,他不得不到处流亡。然而,就是这些流亡经历和雨果的爱国思想使他成就了巨著《悲惨世界》。

1870年,雨果又回到祖国,并于1871年参加了巴黎公社起义,营救公社会员,结果以失败告终。

雨果于1872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

1885年5月22日,这是一个沉痛的日子,作为人道主义的先行者、和平战士的雨果先生与世长辞了。整个法国和欧洲都为他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