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5.0~49.0U/L 转氨酶种类很多,体内除赖氨酸、苏氨酸中外,其余α-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后者是催化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作用。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
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
因此,GP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但它并不具器官专一性,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它的增高。
明显升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度升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肝脓肿,心梗、心肌炎、心衰等也可轻度升高。因此对GPT升高的评价应密切结合临床。
部分GPT升高与脂肪肝、饮用酒精有关。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较多。有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但容易反复,致使一些肝脏疾病长期不能治愈,大量的肝细胞遭受破坏。如何保护肝细胞,是保护肝脏功能的关键所在。
病因病理: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许多,如:急性肝炎、服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以及某些胆道疾病、心脏病时的心力衰竭,发热等等病症,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偏高。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谷丙转氨酶ALT偏高。
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停药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一般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应该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可使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谷丙转氨酶高
肝功能检测中转氨酶的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转氨酶在氨基酸代谢及构成蛋白质,脂肪及糖三者相互转化的关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在于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至α-酮酸的酮基位置上。这种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内,尤其以肝、心肌、脑、肾等细胞内酶活力最强。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血清中酶的含量往往与组织的变化平行。
血清谷丙转氨酶: ①显著增高:见于肝炎急性期,尤其是黄疸肝炎,有的病人临床症状及黄疸已恢复正常,而转氨酶活力不下降,此种情况多见于迁延性肝炎。药物过敏性或中毒性肝炎,也可明显增高,如服用氯丙嗪、异烟肼等药物,血吸虫病患者应用锑剂治疗时也升高。
②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
③重度增高:见于胆囊炎、阻塞性黄疸。
④一过性增高:对于大量饮酒、浓茶、咖啡后,也可见于疲劳、熬夜。此种情况应予以追踪观察。
血清谷草转氨酶:
1.病毒性肝炎时,比谷丙转氨酶低且恢复早。 2.重症肝炎、肝硬化时,升高超过谷丙转氨酶。 3.梗阻性黄疸时轻度升高。 4.肌肉损伤急性期可轻度升高。 5.心肌梗死时明显升高,且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谷丙转氨酶对急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是一个优良实验,因为较其它肝功能实验出现阳性更早,而且可以查出无临床症状的阴性感染病例。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波动,往往与病情是平行的。谷草转氨酶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同时也是肝炎患者的观察指标,特别是谷草/谷丙比值对判断肝炎的转归特别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