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
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争斗。结果,索尼去世后,蛮横的鳌拜干掉了苏克萨哈,成为独掌大权的“太上皇”。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又让自己的亲信掌握京师卫戍权。然后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毫无提防地来了。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布置逮捕鳌拜事宜。
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就这样,一代权臣,被擒。接着,康熙命议政大臣等审讯鳌拜。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革职、立斩”,革职做到了,可“立斩”没有做到。康熙为何没有立斩令他恨得牙痒痒的鳌拜呢?
据说,是鳌拜在康熙面前脱掉了上衣,露出了身上的一条条刀疤,并声泪俱下地告诉康熙,哪条刀疤是在哪场大战留下的。言外之意,鳌拜为满清的江山出生入死过。最打动康熙的,是其中一条大刀疤竟然是为了救皇太极留下的。而皇太极,可是康熙的亲爷爷啊。最终,不知真是被鳌拜感动了,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宽广,反正康熙饶了鳌拜一命。当然,鳌拜仍然是死在了大牢里——据说是病死的。至于真假,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