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5-04-06 17:35: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解诗读诗品诗作诗,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是“景”,一个是“情”。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其大体意思是: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不会油然而生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柳”谐“留”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这里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闻折柳:“闻”,这里是听的意思,所以,诗人李白听到这首《折杨柳》,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故乡。

《折杨柳》是情,“此夜”之“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景,此情此景,作者借他人的情感(“何人不起故园情”)更大的表现自己的乡思之情。

回答2:

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柳”谐“留”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这里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闻”,这里是听的意思,所以,诗人李白听到这首《折杨柳》,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故乡。

回答3:

古代,城门边上,或是家门前都有种柳树的,“柳”与“留”同音,古人的“折柳”有“挽留”的意思,所以一说起“折柳”便容易使人想到送别,离家,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