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什么时候提出田园城市政策

2025-04-11 03:03: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域成都”升级版
  2010-05-05 07:12:54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余叶 评论:0条
  市规划局局长张樵接受记者专访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确定后,首先就从规划入手,制定了顶层战略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对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提升和深化,必然要求把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提升到更高境界。而规划的提升,最终将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上。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较之此前的“全域成都”规划,在哪些方面有大的突破和提升?这一规划将如何引领成都发展方式的转变?将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日前,市规划局局长张樵接受了记者专访。

  规划理念

  是“全域成都”升级版

  记者: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较之此前的“全域成都”的规划,在规划理念上最大的提升是什么?

  张樵: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2003年以来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构建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不是对原有规划的否定,是“全域成都”规划的“升级版”。我们始终都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理念上最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视野更加广阔。之前我们的“全域成都”总体规划,更多的是在成都市的范围内考虑其完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等,较少放在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中西部乃至全国、世界的层面去考虑其定位和发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则着眼和置身于更广阔的区域来综合谋划:

  一来着眼“1+7”成都经济区。在这个区域内的目标是实现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产业、交通和重大的城市功能在更大区域的合理布局。

  二来着眼成渝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版图中,成渝经济区将被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将会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和武汉城市群之后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都、重庆如何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群、产业群,这必须要考虑。

  三来着眼于“大西部”,从成都参与全球经济的视角去考虑。“大西部”是放眼世界,将成都作为中国联系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城市来考虑。

  二是规划的基础更加科学,导向更加明确。我们重新深入地分析了成都的资源禀赋、生态本底,进行总体功能分区,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和提升型发展区,形成了支撑现代田园城市战略定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功能格局。

  引领作用

  要转变两个发展方式

  记者: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把转变发展方式提到了战略层面。科学规划作为龙头,对成都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樵: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从根本上说,是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关系,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识要转变两个发展方式,一个是城市发展方式,一个是产业发展方式。

  在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规划,根本改变传统的“摊大饼”式城市建设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水网田园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形成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在城乡建设上,进一步突出集约的理念。建设要集约,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集约度。功能要复合,区域功能要复合,建设项目也要复合。地上地下空间要充分利用。比如,现在正在打造的天府广场、盐市口片区的地下空间,将形成一座与地面配套的地下城。今后大量大项目都将是“城市综合体”,比如成都海洋公园、国金中心、火车北站的改造等,“综合体”是一个配套完善的功能区域,不仅能使得城市的空间利用更有效率、城市功能更强大,而且能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

  在产业的布局和规划上,进一步突出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更加着重于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走产业高端化之路。进一步突出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协调、互动,比如规划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不仅仅是作为产业园区来规划,而是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和突出的产业支撑的区域,以产业功能来定位、以城市功能来配套,避免过去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脱节而导致产业向低端、低效率发展的弊病。实现产业从低端向高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交通枢纽建设上,成都交通枢纽将由航空、铁路和公路三大枢纽构成。在航空枢纽上,将规划形成覆盖世界各大洲重要城市的航空网络,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成都第二机场也在规划建设中。铁路枢纽方面,在国内形成南北贯通、东西连接、通江达海的高速铁路网络,形成成都至贵阳、重庆等邻近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至西安、武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至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8小时交通圈。打通通向大西洋、印度洋的对外铁路通道,构建对接西亚、欧洲、南亚、东南亚之间的铁路网,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枢纽。公路方面,将形成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20小时交通圈。打通成都对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公路运输大通道,极大增强成都对外交通辐射能力,提升成都在亚洲公路网络中的枢纽地位。这将为成都调整产业结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也将让成都市民的出行更加快捷。

  在环境建设上,突出“环境田园化”。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两带”是成都的两道生态屏障。城乡形态要体现“城在田中”,农田兼具生态和休闲功能。中心城、县城优化绿地布局、增加绿地面积,体现“园在城中”。“园在城中”主要通过三个体系来体现:一是在“198”地区,将打造高品质田园风貌;二是规划建设一批公园绿地;三是优化布局街头绿地。

  体系构建

  按照“九化”提升质量

  记者: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把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提升到更高境界,在规划体系的构建上将有什么样的变化?

  张樵:建设田园城市的规划体系,应该是对2003年以来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构建的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具体到县域、乡镇、村级规划或是到各专项规划,并不是都需要重新来制定,而是要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和要求,根据已经形成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来调整、完善和提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不仅是对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也是对具体战略功能区、具体城市建设区域空间布局和建设项目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概括为“九化”,即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和配套标准化。各地各级和各专业规划,都应该按照“九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