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的产销实力

2025-04-09 02:45: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010年11月24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的生产历史又展新篇章:当日上线101辆,当日下线101辆,当日入库95辆。单日单班生产100辆,创造了济宁商用车公司历史上又一新记录。
2010年对中国重汽济宁商用车公司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济宁商用车按照中国重汽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发出了坚决完成全年产销1.2万辆的号召。公司制造系统统一思想、攻克难关,突破瓶颈,公司其他各部门通力配合,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1月实现单班稳定55辆,3月实现单班稳定70辆的目标。2010年上半年生产入库汽车6661辆,完成年度计划55.1%,同比增长123.6%。
进入11月份,订单呈突发趋势增长,在物流切换困难重重的前提下,公司制造部科学组织,精心安排, 11月24日又创济宁商用车公司新记录,实现当日上线101辆,当日下线101辆,当日入库95辆。单日单班生产100辆。
在济宁商用车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全年必将创造公司新的辉煌。
地址:济宁高新区同济路和诗仙路
上海汇众重卡生产线搬至济宁商用车,再造一个中国重汽
2010年12月18日,济宁商用车举行2010年第12000辆豪运重卡下线仪式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在2010年生产突破12000辆,交出了这样的成绩单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不仅对即将过去的2010年做了全面总结,还为将要面临的新发展定下目标。
成立于2005年的济宁商用车是中国重汽集团四大主营单位之一,主要生产豪运重卡。据了解,该公司从成立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仅用了不到1年,第二年就销售1702辆重卡。2009年,公司销售5588辆重卡;2010年,公司产量达到12000辆,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同比增长115%,济宁商用车是目前中国重汽集团首个本部以外年产销整车过1万辆的重卡公司。
济宁商用车成立之初,由中国重汽集团、兖矿集团、济矿集团共同持股。2010年年初,中国重汽集团收购了其他两家集团所持股份,将公司转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并将制造体系和销售体系分离,独立运营。2010年5月,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收购了济宁商用车,成为该上市公司的一支新军。据济宁商用车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0多家销售分公司、29家备件中心库,以及覆盖全国的4S店、品牌专营店、独立经销网点。2010年,济宁商用车抓住中国重卡市场发展的机遇,坚持走精益化生产道路,严把产品质量关,并不断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为拓宽中国重汽集团产品种类和收入来源、扩大市场份额作出了贡献。
12000辆的产量在中国重汽集团整体产量中的比重并不大,但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以后,该公司在管理、生产及员工安置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济宁商用车未来有潜力在市场份额上更上一层楼。如今,中国重汽又把收购的上海汇众重卡驾驶室生产线搬至济宁商用车,以此为基础开始建设济宁商用车二期项目。据了解,中国重汽集团在该项目上计划投资3亿元,将建设新的驾驶室焊装线和驾驶室涂装线,预计2011年10月份基本完成,并于同年底实现批量生产。中国重汽集团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将收购的汇众资产搬至济宁商用车,就是要在提升豪运品牌的同时,培育一个与集团总部产品具有差异的重卡。
汇众技术并非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中国重汽集团为何会选择购买汇众的技术?豪运品牌使用汇众的驾驶室技术是否会得到市场认可?因为济宁商用车目前并没有自己的驾驶室生产线,而是由其他公司生产,二期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济宁商用车的这一问题,并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汇众驾驶室技术来自韩国双龙,是从双龙原样照搬而来。双龙重卡驾驶室是上世纪90年代,双龙与德国奔驰合作开发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汇众生产线上的全套冲压、焊接模具都还比较新,很有价值。
中国重汽会在汇众驾驶室平台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制造出更加适合用户的新产品。这样做,不仅可以打造一个新的产品平台,还可以节省很多开发成本,有利于济宁商用车的发展。二期项目完成后,新产品可能将会使用新的品牌,成为新的战略性产品。对于未来的发展,济宁商用车公司已经做好了规划。2011年,济宁商用车将在确保产销1.8万辆的基础上争取销售2万辆,并确保在十二五末达到产销5万辆的水平,实现3年3万辆、5年5万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