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生礼仪是巫术和宗教信仰的产物

2025-04-07 13:58: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人类经过进化形成社会具备思维能力后,为了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谋求突破生产力限制的方法产生了宗教,宗教行为最大的特点就是仪式化。宗教通过不断发展和演化,具备系统宗教思想并具备完善的规制和仪式的派系逐渐为大众接受尤其为统治者所接受,这样的派系便成为正统,有自己的组织形式,推选学识渊博,能解释和创新高深教义的人作为头领,取得统治者的封号或自己冠以各种高大上头衔。而一些不成体系的宗教思想在少部分人群中传播,这些传播者就被贬称为巫师,他们的仪式即成为巫术,应该说所有宗教在未成气候之前就是巫术。但人类近几千年来正统的宗教和分散的巫师一直并存,互为补充,各有各的信仰群体,只是大教派因为和政权结合变得更加强大,教众更多。
因此,每个人在经历人生的各种仪式都离不开这些宗教或巫术的影响。

回答2: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之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与沟通作用,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都是通过人生之中的各种礼仪实现的。
  礼仪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也“是一种交流的媒介”。人是社会中的人,群体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对新的成员予以接纳与承认。如梁漱溟先生所讲:“礼的要义,礼的真意,就是在社会人生各种节目上要沉着、郑重、认真其事,而莫轻浮随便苟且出之。”(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所经历过的最重要的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与丧礼。出生时的祝贺鞭炮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而丧礼上的丧钟则是生命的终结。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人生礼仪又称生命礼仪,国际上称作”通过礼仪”。传统的贯穿人生的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笄礼、婚嫁礼、丧葬祭礼等,传统礼仪不仅存在于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于家庭、家族和一个人的个人经历中,且贯穿于人生历程,几乎每个人都需经历的礼仪就是人生礼仪。
  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它是一种世俗仪式,一般又称为“通过仪式”,也就是帮助个人通过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关口”,使之在自己的心理上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上能顺利达成。而人生所经历的四大礼仪——诞生、成年、婚嫁、丧葬,莫不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衣着装扮有着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头饰是构成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
  诞生礼居于人生四大礼仪之首,是人从所谓“彼世”到达“此世”时必须举行的一种仪礼。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涉及到许多文化现象。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传承着一套与妇女产子、婴儿的新生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和礼仪规范。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仪礼,他才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似乎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做法。比如,汉族民俗中就有为初生婴儿剪胎发及与此相关的“三朝礼”、“满月礼”和处理胎发的一些仪式,并且“三朝礼是人生礼仪中,表示小孩脱离孕期残余,正式进入婴儿期的标志”。由此可见头发对于初生婴儿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