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烟民,最近戒烟戒了一个星期,我很想知道要戒多久人体才不会对尼古丁有依赖或者减少?

2025-04-06 03:59: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烟瘾的由来:抽烟会上瘾,几乎没人例外,花钱无所谓,只要能过一过烟瘾就好。直到身体出了问题,才警觉要戒烟了。但是停了几天,受到烟瘾的诱惑,又开始吸烟了,吸得更猛,抽得更凶,把那才停了几天的瘾一起抽个够,才总算满足了烟瘾。瘾君子口中的香烟,将伴随他们走上不归路,以烟害结束生命,成为他们的宿命。尽管有些凭藉毅力而戒烟成功的幸运者,为数约在7%左右,而曾经想戒烟,却高达约70%。
事实上抽烟上瘾的原因可分为六点来分析:第一是尼古丁的诱惑,因为只是0.5毫克的尼古丁,就会使人上瘾,而一支烟的尼古丁平均超过0.5毫克。虽然仍有些烟商在生产每支1.5毫克~2毫克尼古丁的香烟,但大部份的烟商已转成生产淡烟,其尼古丁每支含量约0.1~0.4毫克,但每包20支的量来说,其总量还是远超过会上瘾的0.5毫克尼古丁量。尼古丁进入体内会刺激脑部下视丘神经产生振奋的感觉,俗称“爽”的感觉,因为长期的刺激与振奋的情况下,如停止吸入尼古丁,就会感到精神不振、萎糜无力、全身软弱,甚至打哈欠、流眼泪,难过极了。因此需要更多的尼古丁来刺激,才能过瘾,更多的尼古丁就需要吸更多烟。如果改抽淡烟的老烟枪,在吸淡烟时,会吸得更猛,抽得更多支,尼古丁成瘾将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甚至有人认为尼古丁比海洛英更易成瘾,更难断除,就是这个道理。尼古丁在刺激到下视丘神经也同时刺激肾上腺素,而产生意志集中及振奋的感觉,但不到数秒,就会造成血管收缩、心脏加速、脉搏加快而造成心脏血管病变,如脑溢血、中风、休克等突发性病变及猝死等,皆是尼古丁所造成的。尤其吸烟者成为心血管病患者的比率比不吸烟者多10倍,尼古丁是第一号杀手,毫不为过。
第二是抽烟的习惯动作:由精美设计的烟盒中取出一支香烟,把玩一下,放在鼻尖闻一下,放入口中,拿出高贵的打火机,清脆的声响,击发出灿烂的火花,点燃香烟吸一口,进入体内,再由鼻腔吐出,看着袅袅烟雾,表现出成熟、自信、满足、潇洒的感觉,实非言语所能形容。这一连串自然而熟悉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难以改变。
第三是抽烟的心理:“吸”的动作,在婴儿期就自然形成。代表:a.吸乳水解饥饿。b.代表依靠在母亲怀中的那份安全感。许多人长成后仍割舍不掉那份“依靠”的感觉,需靠“吸乳”来慰藉,因此香烟对成年人而言,它的另一种功能就是取代了婴儿期的奶嘴。
第四是满足舌蕾上的味觉:植物在燃烧后,会产生精油及碳化物。例如香烟中的焦油,它带有一种甘味、苦味,又带有几分麻辣味,形成十分复杂的味道。刚开始吸烟,并不觉得味道好,但久而久之适应后,变成一种喜爱而习惯的口感,时常会思念这种口感,而引起抽烟的欲望。
第五是满足鼻子的嗅觉:植物在燃烧时,空中会散发特殊风味。例如香烟中加杂了些许香料,而使得吸烟者沈迷其中。
第六是环境的影响力:抽烟者所交往的朋友及环境,在闲谈、应酬、工作等生活当中,总离不开香烟,想想看,一个想戒烟的人,在如此环境的影响下,是不可能戒烟成功的,甚至想戒烟都不敢提,以免成为笑柄,甚至失去朋友。
热心网友 | 2013-08-23
25
4

回答2:

其实自从你决定放下烟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戒烟成功了,身体上对尼古丁的依赖很小,一般三个礼拜就会消失完,导致你难受的是心理上的依赖,你一定要放正确观念,摆脱心理上的依赖不再复吸。

回答3:

两年前我病得很严重,病得我抽烟都抽不岀感觉来就不抽了,然后就转院到广东省院,入院时医生问有没抽烟,我说戎了,问我多久,答半月,回说没三个月不算戎烟

回答4:

心里的问题,有的时候累了或者有烦心事,觉得抽一根烟解心宽,其实不然,抽烟只会对身体有害,你要把烟是有害自己健康的意思给自己洗脑,还是要靠一些毅力,抽烟多半是习惯,每天想抽烟的时候告诉自己我不会吸烟,多做一些有正能量的事,好好工作,多锻炼身体,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有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