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第四声)
所以有时候没有代入感的观看,体察世界事件时间一切的变化。有时候有代入感的观看,体察一切变化的阶段发展等等。
这句话其实是道家的修炼核心。把握内心,放了去体察就是观其缴,收了心旁观就是观其妙。
当我们伤心时,世界不伤心。当我们快乐时,世界不快乐。所以内心和世界是无关的。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处置自己内心和外界的关系呢?这句话回答了。不知道和佛家的明心见性区别是什么,学问用起来总是不够。
(1) 巡查 [go on a tour of inspection]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释义:几乎被往来巡查的官兵抓到而死。
(2) 又如:徼循(巡查);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徼候(巡察守候);徼捕(巡捕)
(3) 激发,激励 [arouse]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史记》
释义:如今大王若果真出兵辅助吴王来迎合他的心意, 用贵重的宝物来博得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语言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那么他就一定会攻打齐国了。
《汉语大字典》2卷909页:缴:终极;归终。《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释义: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徼,通“侥”,边际的意思。
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百度百科-徼
道德经中“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读jiào。
《汉语大字典》2卷909页:缴:终极;归终。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所以常无,是为了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是为了观察其所归趋终点。
扩展资料:
徼字有四种读音。拼音:jiǎo、jiào、jiāo、yāo。
一、徼 jiāo
(1) 窃取,抄袭。
(2) 揭发。如:徼驳(谓揭发、批驳);徼讦(揭人隐私)
二、徼 jiǎo
(1) 通“侥”。贪求不止。
(2) 又如:徼伺(窥视希冀);徼冀(希求);徼觊(非分希冀);徼进(犹侥进。非分求进)
(3) 通“缴”。纠缠,徼绕不明。如:徼绕(缠绕;错综)
三、徼 jiào
(1) 巡查。
(2) 又如:徼循(巡查);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徼候(巡察守候);徼捕(巡捕)
(3) 激发,激励。
四、徼 yāo
(1) 通“邀”。
(2) 招致。
(3) 又如:徼怨(招怨);徼祸(招致祸害);徼乱(谓招致祸乱)
(4) 求取。
(5) 又如:徼天(求天赐福。犹言天佑);徼名(谋求名声);徼功(犹求功);徼求;徼利(谋利,求利)
(6) 遮拦,截击。如:徼劫(拦截);徼极(谓伺其疲困而拦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徼
“常有欲以观其徼”中“徼”读作:jiào(第四声)。
“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春秋·老子(李耳)的《道德经》,原文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常无,欲以观其妙。
释义:宇宙万物最初没有名字,不做分别。有了名字,才分出万物。因此,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扩展资料
“徼”字的详细字义:
(1)巡查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意思是: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终极;归终。
死也者,德之徼也(意思是:死去的人,是品德的终点)。——列御寇《列子·天瑞》
(3) 激发,激励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意思是:现在大王如果出兵辅佐他去追求他的志向,财宝去劝说他的心,谦卑地尊奉吴王,他一定会攻打齐国的)。——司马迁《史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徼
jiào(1)巡察(2)边界,边塞;引申为边关、边卡;再引申为边涯、界限。《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已明确表明,这里应该读j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