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唐朝时期,有一种胡床传入中原,胡床就相当于现在用的桌子,有了桌子,大家就开始用桌子吃饭、喝酒,宴请宾客了,而有了桌子,更方便大家随意走动,互相倒酒敬酒!
大家都轮着喝三遍后,便是似醉不醉的状态,如果某人想借此机会说事情让大家做决定,是很容易成功的,而大家此时的情绪都很高,也还算清醒,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就有了“酒过三巡”的说法!
因为古代房屋比较简陋,空间狭窄,家具设施也很少,所以大约在唐朝以前,大家吃饭都是席地而坐,或者随便找个地方吃饭,没有仪式感,但是后来这种胡床出现后,大家吃饭才显得很正式,而且走动起来更加方便!
“巡”表示来回走动,或者每个人各来一遍的意思,用到这句话中,表示到每个人都喝过三遍酒!
其实大家对敬酒还是比较了解的,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敬酒,或者是下属给领导敬酒,再就是道歉、表示谢意敬酒等等,但是呢,普通朋友聚会喝酒的时候,首先不是敬酒,而是大家先轮着喝几遍,也就是所谓的开场吧!
当某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场和铺垫,于是,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就会先说一些客套话,然后互相碰杯,喝酒,看到大家都喝到一个不错的氛围时,就是和大家说事情的时候了,而最好的氛围一般都是“酒过三巡”之后!
为什么要酒过三巡其实也很好理解,一来是酒能壮人胆,觉得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或者不敢说的事情,在喝过酒之后就敢说了;二来是酒精可以让人兴奋,能调动大家的情绪和积极性,事情能够发展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很多人在讨论事情的时候,都愿意一边吃饭一边谈,而吃饭的时候,酒是必备的,有时候喝着喝着,就顺利成章的将事情说了出来,确实也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