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是构成地形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山岳、丘陵、高原以及一些基岩海滨地区,研究斜坡的发展演化,是研究地形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按其形态,斜坡可分为断崖、凸坡、直坡和凹坡。每一斜坡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地质结构、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剥蚀和堆积作用相关联。在斜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块体运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块体运动改造斜坡的上部,并由斜坡的上部提供碎屑物质,以供其它剥蚀堆积作用改造斜坡。
在构造上升运动地区,由于地势升高,使流水的侵蚀切割加剧,河谷的深度增大,块体运动发育,谷坡高而陡峭,大部分形成断崖和凸坡。在构造下降运动地区,由于地势降低,流水的堆积作用发育,斜坡大部分由凹坡和直坡构成。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区,产生均衡的斜坡。均衡的斜坡是凸坡在上,凹坡在下,斜坡的中部是直坡。
由坚硬的岩层构成的斜坡,由于抗剥蚀能力强,形成断崖、凸坡或直坡。由松软岩石、多裂隙的岩石和松软堆积物构成的斜坡,多为凹坡。
每一斜坡地段的形态,都与特定的风化、剥蚀和堆积作用相关联。斜坡的上部,块体运动、蠕动使碎屑物质及破碎的基岩向斜坡下部运动,一般都形成凸坡。在斜坡的中部,一部分块体运动物质被洪流、表流等侵蚀和搬运至斜坡下部,在那里形成洪积扇和坡积裾等堆积地形;一部分块体运动继续进行,在斜坡下部形成倒石堆、地滑阶地等地形。这些作用的结果是:斜坡的中部,一般是直坡;斜坡的下部,一般是凹坡。均衡的斜坡是一种开放的自动控制的动力系统。各斜坡段之间的发展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斜坡段的平衡破坏,影响着其它斜坡段的发展。例如,掘土动物使斜坡的一段岩石变得疏松,流水侵蚀作用使松散物质快速向下扩散,于是该段斜坡局部变陡,增强了上部斜坡的块体运动和下部斜坡的堆积。斜坡恒常地变化,恒常地力图达到某种均衡状态,以适应运动的环境。
在不同的气候带内,各种风化、剥蚀和堆积作用的共生组合也不同,因此,斜坡的发展也带有各种气候带的特点。例如冰川地区的冰蚀作用形成陡峭的悬坡;冰积作用形成平缓的凹坡和凸坡;冰缘地区的冰融水形成的斜坡,基本上都是平缓的凹凸坡。在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和重力作用形成凸坡;风积作用形成平缓的凹凸坡。在湿热地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凸坡、悬坡;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凹坡。
大部分斜坡形成于第四纪或晚新生代,一部分的形成时间可以早些。晚新生代和第四纪气候的迭次变化,也增加了斜坡发展的复杂性。
斜坡的发展和演化,常常可以毁坏工程建筑,中断交通,堵塞河流,威胁人畜安全。所以,研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据以采取防止措施,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