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

什么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
2025-04-09 00:13: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
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而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
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系数=B值/T^2(T为要换算的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
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灵敏地依赖于温度的特性制造的半导体器件
热敏电阻时间常数τ是描述热敏电阻热惰性的参数,它的定义是当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达到开始热敏电阻与周围环境温度差的百分之六十三所需的时间,各种热敏电阻的时间常数差别很大

回答2: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 热敏电阻在进出口环节不属于税目85.41项下的半导体器件。

回答3:

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以上就是按我自己的理解所做的回答,我是做这个的,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为好友,或给我发送信息。
b值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或叫热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