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是公民保护其隐私的权利,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非经合法程序和途径都不得知晓,不得擅自宣扬和泄露,具体地说,它包括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外人知晓的权利和隐私遭受侵害后有权取得司法救济的权利。
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严加保护,如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贯彻执行该条法律中认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是侵权行为,依法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具体地说,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公民有保留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
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或者调查、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公开。
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个人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
10.公民的其他纯属私人的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我国民法还规定,对于侵害公民隐私权行为,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侵害人可以依法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传染性疾病,几乎人人都是“谈艾色变”。该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引起,如果平时的性生活不注意,经常性滥交或者说有吸毒行为,患上艾滋病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那么艾滋病怎么治疗?
一、艾滋病的一般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有些人患了艾滋病之后,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症状,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必须要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一旦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
2.多注意休息
艾滋病的患者应该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于症状的改善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应该要合理的搭配饮食,并进行营养支持,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
二、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
由于艾滋病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导致,因此抗病毒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现在来说,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采用的都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显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三、艾滋病的抗感染治疗
有不少艾滋病的患者还会出现感染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使用抗病毒类感染药物,也可以使用抗细菌感染药物或者抗真菌感染药物,主要还是看感染的因素是什么。
四、艾滋病的抗肿瘤治疗
患了艾滋病之后,有可能会并发一些肿瘤,比如说卡波西肉瘤。出现了这些并发症之后,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抗肿瘤治疗,可以试用α一干扰紊等免疫调节剂,同时还应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放疗和化疗。
五、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
艾滋病患者还应该要进行免疫调节以及免疫重建治疗。免疫调节的药物主要就是免疫增强剂,比如说异丙肌苷。除了应用这些免疫调节药物之外,还要进行免疫重建,比如说骨髓移植,淋巴细胞注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