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有昆曲、铁花、凤阳花鼓、木活字印刷术、麦西热普、福船等。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
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
2001年注
昆曲
2003年注
中国古琴艺术
2005年注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9年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南音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侗族大歌
粤剧
《格萨(斯)尔》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热贡艺术
藏戏
《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花儿
西安鼓乐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端午节
妈祖信俗
2010年
京剧
中医针灸
2011年
中国皮影戏
2013年
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2016年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2018年
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
2020年
太极拳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