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人物传记,写“我眼中的***”

如题,初一600字作文。
2025-04-17 09:33: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眼中的秦始皇

  一个被所有中国13亿人永远铭记的人。他矗立在历史的记忆中,也矗立在陕西咸阳的秦始皇陵中。

  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王,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王。

  在他伟大的背影中,也看到了一个伟人特有的孤独。

  他的出身就是一个错误,一个中华历史上最美丽的错误。

  我们没有任何历史文献可以查阅,说明他真的“是个混一天下的真命帝王,所以比常不同,直至十二月周年,方才产下一儿”。

  也没有办法查明:“仲父”,是父,还是贼?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没有相信,只有猜,漫无止境的猜,他听过的流言,他受过的不公,他是谁,父是谁?

  三岁时,他失去了什么?

  他的父亲抛弃了他们可怜的母子俩,独自跑回秦国去做他的王孙。留下的只有九年的东躲西藏,没有可以温暖身体的衣服,没有填充饥饿肚皮的食物,更没有父爱。

  十三岁,可以做什么?

  他的十三岁拥有了他的国度,尽管他可能只是扯线木偶。但是不重要,踏上宝座的那一天,他已是王。

  二十二岁,会做什么?

  他的二十二岁学会了王道,懂得了天下,他向天下人证明了他不是扯线木偶。

  公元前238年,嫪毐了发动宫廷政变,也许他等这一天很久了,也许他永远不希望有这一天。他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平了乱,他还是不能开心,相反还被天下人唾骂。他是个杀人如麻的魔鬼——他连亲母都不愿放过,稚子无辜。

  他或许理智,理智地可怕。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谤誉天下?这是世人的惩罚还是天下的惩罚,举世浊之他也许触动,朝野动荡他也许害怕,终究他只是一颗心,一个人,一个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二十三岁,放弃了什么?

  他的二十三岁看透了人心的脆弱,金帛的利诱与武力的打击成全了他渴望极力被掩饰的疮疤,他撤回了逐客令用天下治天下。可伤口,一直都在隐痛提醒着拒绝,他不可以做天下人的笑话。他问自己,也问和他朝夕相处了十年,为他劳尽天下智士之力苦心编撰《吕氏春秋》的仲父:“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他想知道的不是他问出的何功与何亲,功也好,亲也罢,对他都不重要。也许,他想知道的只是君何亲于我,是父,还是臣?

  吕不韦不会说,也不可能说。这是对他的保护,还是残忍?他罢黜了吕不韦,没有了仲父,没有了隐恨?他终究还是不够绝情,如果他的母后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怜惜,如果吕不韦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坦白,可能他不会让陪伴了他十年的声音消失在咸阳城。

  二十五岁,失去了什么?

  “仲父”,是父,还是贼?他已经不需要任何答案。因为没有人相信,也不用去猜,更加不用漫无止境的猜。他听过太多的流言,他受过太多的不公。所谓的“仲父”抛弃了他,要自己坐上“王”的宝座,于是他杀了“仲父”。

  在他眼里“仲父”才是真正的父亲吧?!但是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谤誉天下?这是世人的惩罚还是天下的惩罚,举世浊之他也许触动,朝野动荡他也许害怕,终究他只是一颗心,一个人,一个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同年赵姬离魂大郑宫

  生亦何荣,死亦何哀。他恨谁,谁都不会知道;他爱谁,谁都不该知道!爱和恨,对立又讽刺。他再也没有了忌讳,也再也没有了念想,世上最疼他的人去了。

  他剩下的只有天下了!

  三十三岁,看透了什么?

  曾经的朋友送上了刺客,情义化做匕首的寒光刺穿了他眼中存留的信任。他结束了刺客的生命,他明白在这个世上永远不可以对任何人太好,伤害你的永远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于是,他戴上了冷酷的面具掩藏他自卑的心。

  没有人可以透过面具看见他,他离天下越来越近,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三十九岁,得到了什么?

  公元前221,齐国降秦,齐灭,六国尽灭,统一天下。

  天下,他握在了手中!

  赢了天下,只是天下!

  所有陪伴他的也只有天下。

  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王,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王。

  在他伟大的背影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个伟人特有的孤独。

  你可以参考一下,但是作文还是得自己写的,没事时多看看书,尤其是史书。

回答2:

真是太强了,孩子啊! 认真对待你的作文,多看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