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如何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2025-04-07 18:59: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时,我们采用直返觇法进行观测,既可消除拆光影响,又可检验测量精度。同时将全站仪气象改正值设为用气压表和温度计实测气象条件值。
1.仪器测量前必须严格校验盘读数指标差,特别是竖盘读数指标差的校验。一周进行一次校验,只要发现竖角盘左,盘右读数指标差偏差过大,就要校仪器。
2.
严格控制安置仪器的位置:不宜在路上的非原生石板、石块、杂草丛生的地方、膨胀土及繁忙公路,大树下等位置建站。只要仪器安置在这些地方,人员走动、吹风等因素都会造成竖角3秒左右的抖动。即使无这些外界因素,操作人员的心跳也会造成仪器读数2秒的跳动。使用中一旦发现仪器竖角有两秒跳动,仪器三角架一定没安实。同时要求读数时,其余人员远离仪器,不得随意走动.
3.视线对地满足规范要求:《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视线对地不小于1.5m。以免出现视距误差达0.09--0.05m的误差。严禁视线上有障碍物。
4.雨后天晴不宜观测。冬天山区雨后天晴的天气,雾气浓、空气扰动大,不宜进行测量操作,因地热辐射引起视线抖动等天气条件不宜进行测量。并且清晨日出时,当测站与前视高差相差不大时,测站至前视方向不宜逆光,否则望远镜里根本找不到目标。
5.光学对中器使用注意事项:全站仪和棱镜连接器都有光学对中器,很好使用。这里我不按:调平—对中—再调平—再对中的顺序。快速建站的诀窍:而是对中--调平--再对中---再调平
(1)将全站仪固定在大致平的脚架上。
(2)调整脚架粗略对中后,使用脚螺旋精确对中,
(3)使用脚架居中圆气泡后,使用脚螺旋精确居中长气泡.
(4)稍稍松开仪器与脚架的固定螺栓,使用双手轻微推动仪器基座精确对中,
(5)反复精平和对中完成建站.
6.
视距测回数:规范要求视距测量时测四测回,每测回读数四次的平均度,再把三测回的数平均作为视距测量数。但在实践中,由于全站仪测距精度较高,而测角因读数记录所须时间较少,只要只要视线上无干扰物,视距任意次读数都不会变,一个测回数足够,两个测回反倒费时间.不知规范这样要求的是不是该修改了.
7.视距直觇和反觇读数比较可以发现错误和误差来源:如视线障碍、对地距离过小、读数错误、记录错误、对测站中心不准等问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因素。
8.
利用竖盘读数指标差提高测量成果精度。反复对中后读数指标差仍不满足求,就校竖角指标差。通过正反镜指标差的验证,查找误差原因,使得测量成果的人为失误因素降为零。提高测量成果准确率。
9.仪高、棱镜高测量不易精确。按规范上要求:棱中心到基座用游标卡尺量下后,作固定值记录,测量过程中用钢卷尺量基座以下部分,两者加起来作镜高。但实际操作时,量仪高(镜高)时,从测桩中心量到棱镜(仪器中心),直线按曲线量,不准确。不知大家有什么高招。
10.视线倾角不大于15°问题:《三角高程测量规范》中要求视线倾角不大于15°,我们在实际操作前认为不易达到这个标准。实际操作时,发现倾角多数在2°左右,所以不足为虑。
11.测量结果要求现场计算,以检验测量成果。由于计算复杂,我们采用提电脑,用电子表格编写测量记录薄现场进行计算。这样方便、快捷、不易出错,只是手提电脑在强光下不好用。
12.用CAD几何作图法计算各控制点坐标。平面控制测量中控制点坐标计算是最繁锁的,我用CAD几何作图法先作各边长度和转角,在查询端点坐标

回答2:

全站仪坐标放样,施工一线测量员带你使用全站仪

回答3:

不能知道另外三个点的假定坐标。因为全站仪测量坐标必须是已知至少二个点或一个点加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才可以。也就是说你可以假定a点,与b,c,d某一个点的两个点坐标或是已知a点坐标加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才可以测出其它点相应位置的坐标。

回答4:

一、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进行,以达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其范围应考虑城镇发展的远景规划,首网布设一个主控制网作为骨干,然后视建设和管理要求,分区分期逐步有计划地进行加密;其精度方面,要留有适当的余地,特别是要使控制网外围边长的精度留有余地,以使得主控制网有扩大控制范围的可能性,避免将来因控制范围不够而重新布设控制网。
目前我国城镇地区的房产图、地籍图和地形图采用1:500或1:1000两种比例尺。通常情况下,城市繁华地段、中心区域和老城区采用1:500比例尺成图,其他地区一般采用1:1000比例尺成图。《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建筑物密集区的分幅图一般采用1:500比例尺,其他区域的分幅图可采用1:1000比例尺。由此可见,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密度,以满足1:500比例尺房地产分幅图测绘的需要。
由于全国范围内已有一、二等水平控制网,大部分城市也已由城建勘察部门建成了二、三、四等水平控制网。此时,应考虑利用,避免重复布网、标石紊乱、资料混杂和资金浪费的不良局面。如果已有的水平控制网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规格和精度要求,那么,可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布设低等级的平面控制点,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一、二级导线点的精度一般可达到《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也可拿来就用。新布设的控制网点应与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控制网点相区别,采用不同式样的保护盖和不同的字样。新旧点不要混杂在一起,要远离一段距离,避免误用。
若已有的等级控制网点不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技术、精度要求,则可选择一个高级点作为整个测区的起算点,选择该点至另一高级点间的方向作为该测区的起算方向,建立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布设新网时,适当联测一些原有的网点,旧边作为检核,原控制网点规格、埋设合乎规范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利用。
房地产平面控制分为二、三、四等和五等一、二级平面控制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可越级布设,除二、三级以外,均可作为房地产测绘的首缉控制。
二、已有控制成果的分析和利用
为了测量成果统一和节省测量费用,对测区原有的测绘资料,应该充分利用。在使用前,首先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和检查。然后,对其精度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以确定其利用程度:或利用平差成果;或利用其观测成果;或利用觇标、标石等。
分析和鉴定原有测绘资料质量时,对各项主要精度数据要仔细审阅,逐一复核:
原有起算数据的来源、等级、质量情况;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其综合误差的影响是否满足房地产测绘的需要;起算边(或扩大边)精度、基线尺检定间隔时间,基线长度中误差。
依控制网几何条件检查原观测质量,如三角形闭合差的分布是否符合偶然误差的特性,测角中误差等,平差后测角的改正数通常应接近于测角中误差,接近或超过两倍的应为少数,如有更大的改正数,应分析是由于起算数据误差还是由于观测误差所致。
仪器检验项目和精度,归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观测成果取舍是否合理;成果中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系统误差和其他有关的误差,对最后成果质量有何影响。
角度改正数大,不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要求,1958年以后,布设的称新二等网,其精度较高,符合《房产测量规范》二等网的主要技术和精度规定,因此可采用。
对符合《房产测量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在使用中应注意原点位是否有变动,点位和成果是否对应,有无标移位,特别是要警惕标石毁坏后再重新埋设标石的现象,此种情况往往是将其作为另一控制网点测设的。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还要尽量利用原有点位,以测区内布网的最高精度联测附近高等级的国家水平控制网点。联测点和重合点之和不得少于2个,以便于把地方坐标换算成国家统一坐标。
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布设的一般过程
1.了解控制测量的目的和收集资料
主要了解测区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今后发展远景,测量成果使用的精度要求,完成任务的期限以及生产上对控制点位置、密度的要求等。房地产测绘人员应到有关测绘业务及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资料。如设计时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50000),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并到测区踏勘了解旧标石标架的保存情况,为确定布网方案、设计和施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确定布网方案
根据控制成果今后的使用要求和已收集到的测量资料及拥有的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等条件,确定布设控制网的方案。例如是在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还是布设独立网;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还是三边测量,导线测量或GPS相对定位测量;是一次全面布设还是分区分期布设;是采用三度带还是1.5°带投影等等。
图上设计宜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上进行:首先展绘已知点、网;按照已定的布网方案从图上判断点与点之间是否彼此通视,由各点组成的图形能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和其他要求,布在位置也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图上选点后,须到实地确定,是否切实可行,为了保证控制网精度和避免返工浪费,还应该估算控制网中推算元素的精度。此处限于篇幅不再展述,请读者参看有关控制测量书籍。
3.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编写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拟定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计划,从整体规划上、技术上、组织上作出说明,其要点是:
(1)概况内容包括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测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测区原有成果的作业情况,成果质量情况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2)设计方案及其说明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图形、密度;起算数据的确定;控制网的图上设计及精å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