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

2025-04-07 22:36: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孙权为什么要杀了陆逊?其实只怪他姓陆

回答2:

首先,陆逊之死,史料记载的,普遍认知的。都不是孙权所杀,而是气愤而死。
气愤之死的原因,自然在孙权身上。
当时孙权年纪大了,但是陆逊却还年轻。陆逊于军事与内政之上,贡献十分突出,权利也越来越大。当时孙吴之地,世家权力极为突出,孙家也是世家起步,甚至是世家推选出来的领头羊。所以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权力方面,孙家与世家是有竞争关系的。所以陆逊对于王权而言,是有威胁的。特别是陆逊在朝中权力极大,与之前的蜀国诸葛亮都有些相似了。这是祸端之一。
第二是陆逊与孙权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有差别,比如关于台湾岛与海南岛的战争问题。东吴缺乏人口,孙权就想要去两座大岛之上掠夺人口,陆逊不同意。兴师动众,最后证明陆逊是对的,一共就掳掠了几千人,浪费了无数的粮草与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事情。
第三,就是关于继承问题。陆逊参与到了其中,也是立长子还是立贤子的问题。孙权倾向于立贤,陆逊倾向于立长。陆逊直谏无数,也让孙权极为气愤,责备无数、
其中甚至还有泄密问题,孙权与人密探继承人问题,不得两日,密谈的内容就泄露出去了。陆逊甚至拿着这个泄密的消息来直谏、这也是祸端。
诸多种种,使得后期孙权对陆逊,多是责备,少了宠信。也让陆逊自己的境遇岌岌可危。如此而亡。

回答3:

陆逊只比孙权小一岁啊,何来年轻之说?当时陆逊年纪也很大了,估计身体也不太好,急火攻心之下直接就过去了。什么“隐诛”啊我觉得不太靠谱,张昭被封门放火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凭借孙权在陆逊死后的状态看,孙权多半没有计划杀死陆逊,而且陆家从始至终未被牵连,其子陆抗更是“抗亡则吴亡”,堪称后三国时代吴国第一人。所以陆逊之死大概是意外,孙权私下透露废立太子,但这个信息是太子间谍在孙权的床下听到的,这个事情太恶劣了。而陆逊不知情报来源,因为自己丞相的职责进行了劝谏,在他的立场上的确是正确的,但孙权因此大发雷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拜“书生拜将”“出将入相”这个人设所赐,陆逊的人设一直是温润少年,但历史上的陆逊脾气直得很,头也很铁,骂人很6,什么“隐诛”几乎没可能。
但孙权为了制衡连亲儿子孙霸都能先利用后杀,对功臣爱将也未必下不了手。陆逊死在了宫变前半场未必不是个好事,至少给彼此心里留下了一点美好

回答4:

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立嗣之争。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