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倒挂“福”字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2025-04-07 07:06: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把一个字上下颠倒来看,东三省的人会说“倒过来了”,其中“倒”读四声,跟“到”同音,所以东三省有倒挂(倒贴)福字的习俗,他们取的是“福到了”的谐音之意。

有一阵子,倒贴福字顺便强行进入了其他地区居民的生活,央视的公益广告都在倡导这个玩法。然而对其他地区来说,毕竟不是本土习惯,赶一阵子时髦也就过去了。

福到了,也是求福。

还存在,只不过现在都用手机求五福了

在的福字,都是机器印刷,没有干干净净的福,上边还都有配图的,现在倒不倒,完全受制于人,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啦!

回答2:

小的时候,每年春节前后,父亲确实会有把福字倒挂在家里的大门以及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种情况并不是老祖宗说遗留下来的传统风俗,而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据说当时有一个人无意的把福字贴反了,结果被妻子一顿数落。在数落的同时便说他什么都办不成,福还倒了。就是这样一句话,便成为了大家跟风贴倒福的习俗。

这只是老百姓调侃自己的一种行为,但最近几年这种流行慢慢的已经消失了,说句心里话,现在在农村贴对联儿也是一种敷衍。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情况,农村的常住人口已经越来越少,都变成了一些空巢老人所居住,年轻人都到城里去打工,拼命在那里买一套房子安家落户,因为在城里生活,自己脸上也有面子。所以农村贴对联的习俗基本上已经逐渐的在消退。

而这种贴福字的习俗当然也越来越少,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福字倒过来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福气到头了。无论是福气到了,还是福字到头了,似乎怎么解释都很通顺。所以慢慢的大家也不再把福字倒着贴,不管怎么样这种习俗,我觉得应该保留,因为过年就应该有一个过年的年味儿。可能是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过年也没有了盼望。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现在过年就是大家聚到一起打打牌,喝喝酒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把年给过了。这些传统习俗我觉得不应该丢失,虽然我们曾享受了快乐,现在觉得没有必要,但是我们的孩子也理应享受这种别样的过年氛围,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