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人来说,“智能时代”真的会给他们带来更多麻烦吗?

2025-04-06 11:48: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无疑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化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麻烦,这里老年人当中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另一类是完全没有文化基础的,对于后者来说,智能化时代的覆盖,无疑是一场灾难。同样的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缩减,对于这类老年人来说,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一下,就比如说支付手段的智能化,现今普遍都是微信、支付宝等智能支付,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熟悉使用微信、支付宝的只在少数。另外一个现象,就拿买票来说吧,之前的购票方式就是必须在站上才能够买到,所以一到过年过节火车站连夜排队,人山人海的场景历历在目,而随着智能化的来临,可以网络购票,站台售票简化,导致老年人到站台购票,却被网络购票购完,或者是只有站票,这对于来年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扰,所以说,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的确给老年人带了许多的不便和困扰。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更多将在安全可行的社会环境下,在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下诞生,所以安全性是无用质疑的,既然它要发展,必定是要朝着人类有益的福音方面去,至于会不会颠覆一些岗位,这个一定会。


是否会创造更多到岗位目前还是未知,人工智能是一个新行业,一个新行业的诞生伴随着就是缺乏大量的相关人才,至于它替代了某个行业1000万岗位是否会产出1000万岗位本编辑认为未必,至少减少人工才是人工智能的体现。答案肯定是需要人力的工作越来越少。

回答2:

老人们只是感觉这个社会正在逐渐将他们“边缘化”,他们开始“寸步难行”。不会用微信、不知道什么叫二维码、不懂语音和视频聊天、不会上网购物、预约医院等等。智能时代限制了多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疫情期间的广泛使用的健康码更让老年人的出行困难重重。
1、没人教、学不会、不愿用: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高科技的东西有畏难心理,正所谓“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但如今的广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大多数人还在使用老年机,而且一些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在外打工,没人教他们使用微信、支付宝、健康码等功能,更何况不少老年人还是文盲,学习能力不足。
2、复杂操作让人无所适从:各种智能应用忽视了“适老化”,让老年人无所适从。大部分老人虽然愿意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但对智能手机的各种复杂性能无法驾驭,害怕不小心误点了什么应用,很容易被多扣话费,也害怕绑定银行卡,钱怎么花出去的自己都不知道。
3、应急预案配套措施不完善:公共服务缺乏综合考虑,应急预案及相应配套措施不完善。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健康码,也曾对很多老年人造成困扰。

回答3:

肯定是会的!现在老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已经在下降,因此他们会有更实用一些繁琐的保险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所以如今的智能时代有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

回答4:

不会呀,老人可以通过学习然后运用。带给他们的也将会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