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
“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董仲舒提出的,石勒后来发明的,后代是谁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