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所收集的所有参数,从施工、试验和计算等多方面进行检查,不符合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的参数不列入系列值中。
(2)根据调查区地下水系统划分,按系统建立主要水文地质参数的系列值。
(3)影响水文地质参数变化的因素一般都不是单一的。因此,首先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系列,并且要考虑调查区的研究程度和资料基础,分别建立系列。
一般地区首先要建立不同含水层岩性的参数系列值。
对于研究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主要参数(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须建立非饱和带不同岩性条件下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系列值。
(4)分区建立不同含水层岩性渗透系数K系列值。统计过程中注意剔除施工、洗井质量差的钻孔资料,在含水层颗粒特别粗(砾石、砂砾石、粗砂)的地区建立K值系列时,注意与当地水源地大口径开采井资料进行对比,适当校正数据。
(5)给水度系列值的建立,主要考虑水位变动带的岩性。
(6)根据不同含水层岩性建立弹性释水系数系列。
(7)建立不同非饱和带岩性地下水蒸发系数值系列。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统计地下水蒸发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系列值。
(8)统计建立不同灌溉定额、不同岩性的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系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