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的文体叫新闻特写。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写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侧面写外国记者和观众的赞叹。这样写可从不同角度体现新闻的中心。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吕伟跳水夺冠精彩瞬间;
第二部分:(5-8)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跳水动作的赞赏。
作品赏析: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是一大特色。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人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典。以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文字清新优美是这篇特写的另一大特色。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段,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笔直地象轻盈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
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是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以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但这更是一篇美文,它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飞天凌空》的文体叫新闻特写。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写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侧面写外国记者和观众的赞叹。这样写可从不同角度体现新闻的中心。
课文中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有奖励写回答共4个回答
晓彤201707
关注成为第58位粉丝
1、飞天凌空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激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2、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七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 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