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致富先修路的原理,所以河南省会换到了郑州。因为郑州有两条命脉铁路,东西南北交通枢纽,应该叫做借势发展,当时认识到铁路取代内陆漕运,造就了今天郑州的省会地位,也促进了郑州的快速发展。另外,黄河开封河段高出地面最高处达10多米,历史上大水袭来无数次虽然是坚挺的,但是危害太大,损失太重,郑州和开封位置相近,在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上起到了很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文物保护。解放后国家组织几个大学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过去的古都进行考古,为国家建设提供参考,时间大约三年,1950到1953年,由于开封经过超过百次水淹,历代都城遗址在地下很多。开封考古结论是当时的开封城区大部分在北宋内城上,不能做大量高层建筑。为保护地下文物,在过去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不能建超过三层的,需要深挖地基的建筑。所以1954年将省会迁到郑州。直到1980年前,开封市中心城区没有高层建筑,主要工厂也都建在北宋外城以外。
因为开封曾经是古都,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开封的古文物遗址,综合起其根本原因,就是开封的地理环境不适应再做省会,从当时成立的河南省委在公函中可以了解到详细的情况,部分函文摘录如下“鉴于河南省省会在开封市,地理位置偏于全省的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的交通枢纽,全省的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对该市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解放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郑州市交会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迅速在河南省取代了开封的位置。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会就从开封搬迁到了郑州。在那之前郑州只是个郑县,可以说郑州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它因为交通而兴起,也因为交通而发达,现在铁路已经成米字线发展了。目前又进入了全国新一线城市,前景不可小觑。
因为开封挨着黄河,但黄河变成了悬河,开封头顶上流着一条河,实在是太玄了;然后地底下还是各种古迹,作为省会城市发展起来太局促了。感谢科技的进步,铁路建设取代了河运的重要地位,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黄金交汇点成就了郑县,也就是如今的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