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哪些?

2025-04-07 00:44: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监理工程师应针对地下室防水渗漏质量通病质量通病,监督承建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质量通病。 1.基层控制要点: 防水层是依附于垫层、砖胎膜及主体结构基层,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其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表面完好无起砂、起皮、裂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平整度控制: 找平层的平整度对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找平层不平整,粘结剂涂不均匀造成厚薄不均,削弱防水能力。 3.细部节点施工条件的控制: ①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节点进行处理,做好密封材料填嵌、附加层的铺设。但也有些节点如:防水层收头、变形缝等要在大面积防水层做完后单独进行。 ②防水层施工作业条件的控制要点: (1)气候条件: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遇雨、雾等恶劣天气均会影响施工质量。 (2)重视防水层与相关工序施工的交叉问题 与防水层相关的层次是找平层、保护层等。防水层施工往往与相关层交叉作业,这些相关层次的施工质量对防水层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工程师特别注意监督保护层的施工,决不能破坏、戳破防水层。如施工队伍过多,会增加质量控制的难度。 4.防水施工质量要求: ①1:3水泥砂浆找平层,平均厚20mm,要求平整度≯±5mm,检查方法用2m直尺加塞尺量测,对外墙外侧根部与底板平立面交接处、通风竖井、外墙转角处等阴、阳角先用1:2.5水泥砂浆抹成弧形,阴角弧形半径不小于50mm,阳角弧形半径不小于10mm,检查方法为尺量。 ②用商周波水分测定计测定基层含水率,要求含水率≯10%,否则延缓施工,直至测定期结果达到标准时方允许施工。 ③检查防水涂料的拌制过程是否符合产品说明要求,查阅产品使用说明。 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应的基层处理剂。 ④涂膜分三遍完成,涂刷应待前一遍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进行。每一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⑤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回答2:

  基本要求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方案,应该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设计先进,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可按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的要求进行设计。
  (二)一般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外墙主要抗水压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即迎水面处理),卷材防水做法,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
  (三)地下工程比较复杂,设计时必须了解地下土质、水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时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质量。
  (四)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应该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
  (五)地下室设防标高的确定,根据勘测资料提供的最高水位标高,再加上500mm为设防标高,上部可以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六)地下室防水,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柔性防水或刚性防水,必要时可以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方案。在特殊要求下,可以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
  (七)地下室外防水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
  (八)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可以采取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
  (九)对于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埋件等薄弱环节要精心设计,按要求作细部处理.

  防水施工质量要求:
  ①1:3水泥砂浆找平层,平均厚20mm,要求平整度≯±5mm,检查方法用2m直尺加塞尺量测,对外墙外侧根部与底板平立面交接处、通风竖井、外墙转角处等阴、阳角先用1:2.5水泥砂浆抹成弧形,阴角弧形半径不小于50mm,阳角弧形半径不小于10mm,检查方法为尺量。
  ②用商周波水分测定计测定基层含水率,要求含水率≯10%,否则延缓施工,直至测定期结果达到标准时方允许施工。
  ③检查防水涂料的拌制过程是否符合产品说明要求,查阅产品使用说明。
  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应的基层处理剂。
  ④涂膜分三遍完成,涂刷应待前一遍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进行。每一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⑤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