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词意探源
1.指志气和节操。
《史记·汲郑列传》:“(黯)好学,游侠,任气节。”
2.指节令。
《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孔颖达疏:“以时分于岁,故云气节,谓二十四气时月之节。”
陶潜《劝农》诗:“气节易过,和泽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