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族人这么多呢?

2025-04-08 08:12: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汉族历史悠久,有明确证据记载汉族祖先的文献可追溯至周朝,人口增长时间长,基数大。

  2. 黄种人生育能力较强。

  3. 汉族文化博大精深,使得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现在称为汉族的,很多自古就不是汉族,是少数民族,但被汉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自愿融入汉族(其中包括屠杀汉族的少数民族),使汉族人口增多,实际上纯种的汉族人很少,而相对血统比较纯粹的,大多集中于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安徽一带,实际约4亿人,与美国人口相当。

  4. 小农经济食物来源稳定,封建思想,男尊女卑,一夫多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习俗和思想导致汉族人口增长速度快。(小农经济,耕种需要大量劳动力,男尊女卑,生了个女的,还想要男的,可下一个还是女的,于是还要生,直到生出男的为止,导致人口增多)

  5. 中国适于耕种的地区多,土地面积相对大,气候相对温和,可承载的人口多,以耕种作为主要生产食物方式的汉族有极大优势。

  6. 上世纪50年代,战乱结束后国家政策影响,人多力量大的口号使人们愿意多生多育,中国主要人口为农民,比较贫穷,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中有一个能出头的,因此也愿意多生育来提高这个几率(然而事实表明这种想法往往导致贫穷加剧,是教育落后导致了这种思想的产生。)

最后说下多次大屠杀和超大型战乱死亡人口与总人口对比

  1. 春秋战国,总人口2000多万,战乱死亡600万左右

  2. 秦暴政,总人口约1300万,死亡约220万

  3. 楚汉争霸,战乱后剩余人口不足800万

  4.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经历汉代盛世的平稳过度,总人口约2300万,战争死亡900万左右

  5. 五胡乱中华,总人口约为3800万,大屠杀和战乱,天灾死亡人口无法统计,可根据灾乱后统计户数估计剩余1100万人,故死亡人口约2700万。此后汉族纯血统开始丢失,后面统计的数据未除了主要死亡的汉人,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人口

  6. 北齐暴乱,总人口约2200万,战乱死亡人口200万左右

  7. 隋唐战争,总人口约4600万,总死亡人口900万左右,战乱死亡人口不明

  8. 蒙古国大屠杀,总人口约1亿两千万,战乱屠杀死亡不明,元朝初期汉族人口不足1500万,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屠杀。

  9. 满清大屠杀,明朝末期人口5亿2千万,屠杀战乱死亡9000万,人类历史上第二残酷的屠杀。

不过在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这些非自然死亡人口其实并不会影响中国人口的增长。

回答2:

其实汉族这么多跟有多少个汉族皇帝没关系。

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被认为是汉族人。
  
“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最近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

  “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但是,“这些地方曾长期被称为北狄。” 或者被称为“西戎”。

  因此,谢小东认为,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与周边民族相区分而命名的。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原因,汉族曾多次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较大规模的就有三次: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唐的安史之乱和宋金之际的靖康之乱。

  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这与多次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乃至中国周边的国家民族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

  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所以,中庸之道,有容乃大的汉民族是最机智的民族。不但扩大的汉族的社会的影响力,也很好的传承了汉族2700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