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汉朝人,为汉朝皇帝服务,所以写史记的汉朝历史的时候理当更多美化,毕竟是为汉朝皇帝工作,如果

不美化汉朝历史皇帝会生气,会杀他,是吗?
2025-04-05 06:11: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司马迁是统治阶级的官僚,所站的立场是维护地主阶层的利益,皇帝作为地主阶级的领导者,存在美化或者虚化统治者的写史手法。

一、当时司马迁写史的背景:当时汉朝加强对文化思想的控制,在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只是在文化思想上的控制,对于史学的管理还不是很严格。个人可以写史著书。
二、司马迁作为地主阶层的代表,代表地主阶层的利益,在写作手法上,有偏向地主阶层的个人感情色彩。
三、司马迁再写作上通过各种写法,避开政治敏感话题,虚化或者美化领导,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将刘邦的出生神话。
四、、汉朝还没有残暴到不美化受到杀身之祸,只要不诽谤,不妨碍皇权就行了。

回答2:

还是比较真实的。

你去看看刘邦,项羽率3万部队打败刘邦和诸侯的56万联军,之后追逐残兵,刘邦和他子(后来的孝惠帝)女(后来的鲁元公主)在马车上逃命,追兵追的急,刘邦把他儿子、女儿都扔下马车了,这是《史记》里面明确记载的,是马夫把两个孩子又捡回来的。

还有一段是这样,项羽把刘邦他老爹抓起来了,要挟刘邦,说你不投降,我就把你爸杀了煮了吃了,刘邦说,你煮了也给我留点汤喝。

还有刘邦找小三戚夫人,吕氏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非常恶心)

这些都是丑事,所以我感觉《史记》还是比较真实的。

回答3:

这么说吧,春秋时期的王族基本上和现在的欧洲一样都是沾亲带故,对于一个本国人自然会在心里尽可能美化自己的国家,比如说三国志就在一定程度上美化蜀国

回答4:

司马迁曾受汉武帝宫刑,应该是不畏皇权的,在他笔下的汉武帝是穷兵黩武之辈。各朝历来不杀言官史官,当然,史官也只能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却无法全部核实,难免有所偏颇,但大是大非应该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