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Cl₂、Pb(Ac)₂、HgBr₂。
当盐被置于溶剂中时往往会形成电解质溶液,在溶剂化时水和各个组分便会由于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的热力学相互作用而离解。物质还可能与水反应并产生离子。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后会得到含有水合氢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溶液。
熔融盐也可以变为电解质。例如,氯化钠熔融时,液体导电。尤其是离子液体,它是一种熔点低于100℃的低温熔融盐、高导电性的非水电解质,也正因此,它得以在各种电池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扩展资料
电解质强弱因素
1、键型
电解质的键型不同,电离程度就不同。从结构的观点来看,强、弱电解质的区分是由于键型的不同所引起的。但是,仅从键型强弱来区分强、弱电解质是不全面的,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情况,HF就是一例。因此,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离子的多少,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2、键能
相同类型的共价化合物由于键能不同,电离程度也不同。例如,HF、HCl、HBr、HI就其键能来说是依次减小的,它们分子内核间距的依次增大。从分子的键能依次减小来看,HF的键能最大,分子结合得最牢固,在水溶液中电离最困难。
3、溶解度
电解质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些离子化合物,如BaSO4、CaF2等,尽管它们溶于水时全部电离,但它们的溶解度很小,使它们的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但它们在熔融状态时导电能力很强,因此仍属强电解质。
4、浓度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同,电离程度也不同。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盐酸和硫酸只有在稀溶液中才是强电解质,在浓溶液中,则是弱电解质。由蒸气压的测定知道10mol/L的盐酸中有0.3%是共价分子,通常当溶质中以分子状态存在的部分少于千分之一时就可认为是强电解质,因此10 mol/L的盐酸中HCl是弱电解质。
5、溶剂
溶剂的性质也直接影响电解质的强弱。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水和其他极性溶剂的作用主要是削弱晶体中离子间的引力,使之解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解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弱电解质
绝大多数盐都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盐本身就很不常见,这些是一些经常提到的弱电解质盐:HgCl2、Pb(Ac)2、HgBr2、CdI2。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