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们合成工业上用这种旧方法制备单质钛时,第一要全封闭加热到750度左右才可以,700度并不够二者反应的熵。第二,「熔融」指的是金属钠而不是四氯化钛,至于它为什么要加热到700度以上,因为四氯化钛属于强极性键,通常的温度不足以拆键,就像氢氧化钠你要给多大的能量才能拆出里面的金属钠一样,必须给予大电流和加强热来抵消能量弥散,这就需要通过复杂的能量计算公式得出——为什么冰要在0度以上融化?为什么明胶只能在60度以上的热水里溶解?为什么某些铜的置换反应非得在红热的三通管里才能进行?它们都是一个道理,化合反应的物理表现只有吸热和放热,化学表现为原子、离子和分子外围的电子能级迁跃,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为代价。比如现在高中有机化学里基础的制备乙酸乙酯也是如此,冷乙醇和冷乙酸互溶在一起生成乙酸乙酯极其缓慢,所以要加催化剂以及加热来补充反应能量,不然我们只能去坑爹的茅台里瞻仰它的醇香了……「人没有牺牲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我们坚信这就是世界的真实 」,奥地利著名有机化学家阿尔方斯·艾尔利克曾经对着在火灾前的全家福照片说过这句名言,请参考。
因为TiCl4不是简单的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可以与Na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