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看老人的听力损失的具体情况了助听器有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气传导助听器其本质是一台声音增强器,即当环境声音强度不足以使听力下降的人听到声音时,就借助于助听器将声音放大后再传入鼓膜。但是,气传导助听器并没有改变声音的传导途径,对有些症状是不适应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使用气导助听器感觉“吵”,不愿意佩戴。为什么会感觉“吵”呢?其实气导助听器本身并不“吵”,而是这类老年人不适应这类助听器。原因在于器官老化导致声音变异,即听到的声音已经发生变化,称为听觉失真。患有听觉失真的老人,不仅听不清声音,严重时可能导致烦躁和性格孤僻,这就是老年人常说的“吵”,不愿意在较为吵杂的环境中使用气导助听器的原因。本质问题是气传导助听器与老年人不适应。这种情况是听觉器官老化或病变导致的。当听觉器官老化,或者听觉器官病变时,依赖空气的振动而获取声音的能力就会下降,骨传导的优势就会显见。骨导助听器直接传入内耳,避免了气导助听器的高增益造成的鼓膜、听骨链的二次损伤,对听力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骨导助听器好不好看老人的具体听力损失状况,大部分老人都比较适合骨导助听器虽然,骨导助听器能解决您听不见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您排除听不清的烦恼,但需要注意的是,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听力的设备,可不能与您的真耳相比较哦,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完全替代真耳的听力解决方案。
这是言语分辨率的问题,戴上助听器可以听到声音,不一定能听懂语言,能听懂是听觉系统与大脑协作共同来完成的。
一般老年人出现听见声音听不清楚内容的情况,多数与本身的言语识别能力有关。老人的听力下降多是长期形成的,言语的识别能力也会随之退化。家人在与老人沟通时,可以面对老人,不用说很大声,说慢一点,让老人可以结合口型去听,会相对好一些
戴上助听器能听到声音,不一定能听懂语言。要使聋人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即使仅有较少残留听力的聋人,经助听器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